⑴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本科生使用的所有教材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学系创建于2003年,是中国第一个有关视觉艺术管理的专业系科, 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新学科建设"重点扶持项目。在教材建设方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与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系合作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书系",引进"哥大"艺术管理系五本教材,并合作编撰一本教材,将由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07年上半年逐步推出。拟自编的6本教材中,4本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申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也将于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初陆续出版。主干基础课程: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印象派与早期现代主义的风格、批评、市场与收藏,西方现代艺术的风格、批评、市场与收藏,西方当代艺术的风格、批评、市场与收藏,20世纪中国书画的风格、批评、市场与收藏,中国油画的风格、批评、市场与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风格、批评、市场与收藏, 中国传统艺术品的鉴赏与收藏。参考基础教材:《中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 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外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艺术概论》 王宏建 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⑵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第一学期都有什么课呢中央美院,没有绘画系。中央美院大概有这么几个学院,造型学院(油版壁雕)中国画学院(书法篆刻中国画),艺术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其中有两个学院是有绘画专业的(中国画学院和造型学院)造型学院,大一不分专业,都称之为基础部,主要课程还是素描和色彩,不过难度达到人物组合,到了大一升大二的时候就开始选专业了,选专业的顺序是根据大一的成绩排次序,成绩高的优先选,选满为止,成绩低的只能选别人选剩下的了…… ⑶ 谁能提供中央美术学院 基础部的课程安排表或者油画系的教学安排。你问的是造型学院基础部?还是别的学院基础部?造型学院第一学年不分专业,都在基础部中上课。主要课程就是素描色彩,内容为速写素描,写生石膏像(超大的),写生人体,色彩静物,色彩人体,下乡写生等。 ⑷ 中央美术学院文化课2015年多少分一、中国画专业: 1、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0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2、专业名次录至36名。并列36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486分。二、书法专业:1、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0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2、专业名次录至15名。并列15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432分。三、造型艺术专业:1、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0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2、专业名次录至157名。并列157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464分。四、实验艺术: 1、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0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2、专业名次录至51名。并列51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434分。五、艺术设计专业:1、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2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3、文科专业名次录至163名。并列163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601分。4、理科专业名次录至303名。并列303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539分。六、建筑学专业: 按文化课成绩排名录取。文科:①北京录取9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95.855分。 ②其他省:录取31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101.821分。理科:①北京录取5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95.985分。②其他省:录取35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98.039分。七、美术学专业:按文化课成绩排名录取。1、北京市录取15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97.582分;2、其他省录取65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98.431分。(4)中央美术学院课程扩展阅读 中央美术学院(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央美”,诞生于1918年,初名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央美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美术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书法、造型、设计、建筑、人文等大学学科,是现代以来中国美术高等教育的奠基者。中央美术学院建于1918年,是由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1927年改名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34年,恢复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改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9年11月,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38年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央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是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的国家重点大学,为八大美院之首,并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 *** 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央美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书写着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的重要篇章,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⑸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课程设置建筑学院身处中央美术学院浓郁的艺术和文化氛围之中,学生在完成基本的建筑学课程之外,还可以进入其它学院选修书法、绘画、民间美术、雕塑、平面设计、摄影、数码媒体等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课程。学院一方面不断延请来自多个国家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专家进行短期教学和讲座,根据“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官网资料 ,另一方面还为每个年级六十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自二年级始聘任六十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主任建筑师作为专业校外辅导教师,开展一对一师徒教育的模式,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生涯之初就有机会接受建筑师的职业熏陶,有力地补充了学校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不足,成为当前中国建筑教育前所未有之举。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设有建筑学、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三个专业,它们共同以造型艺术与审美训练、历史与人文素质训练、建筑学基本功训练与必备技术知识传授为基础,强调专业间的交融互补与学术渗透,构成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建筑艺术教育体系。建筑学院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一专多能、具有较为全面的艺术素质的设计人才,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1.造型与艺术素质训练:书法、绘画、雕塑、民艺、美学、美术史论、当代艺术2.专业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设计、规划设计3.专业理论:设计概论、建筑史、景观史、室内史、设计哲学、设计方法论、设计评论4.专业表达:设计制图、CAD、专业写作、摄影、数码媒体、VI设计、专业外语5.专业技术:结构、构造、设备、电气、材料、声、光、热环境、绿化配置6.专业扩展:家具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展示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管理7.专业实践:设计实习、工地见习、传统建筑文化调研、古建筑测绘、城市认知 景观设计专业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及与国内国际院校的交流,并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环艺院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学科发展能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院校和学术机构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借鉴成熟的学科建设、管理经验和理论知识体系,尝试多元化教学,强调原创性、艺术性和科学性。该专业学生在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包括国际学生设计竞赛(IAAH)、荷兰中国文化交流艺术展、2008北京奥运会环境设施国际竞赛、第二届“为中国而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大赛等。⑹ 中国美术学院图媒专业都有什么课程中国美术学院图媒专业有摄影、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广告、影视编导)、动画(动画、插画与漫画、游戏设计艺术、数字交互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等课程。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不分专业方向进入专业基础教学部集中学习,第二学年根据《中国美术学院本科分流方案》进入各相关院系(工作室)学习。学院共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116人,副教授170余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12%,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7.78%。学院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3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级学科3个;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⑺ 央美造型基础部学些什么嘿,你好,花了好久找到的,是只找到素描的了,我想你问的应该是这个详细的,可惜没有色彩方面的,不好意思,但是尽力啦——————希望你选这个吧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基础素描课程安排课程介绍:一、 教学大纲:教学目的:素描或是叫造型研究是中央美术学院最重要的核心课程,牵涉到对人类文化中丰富精湛的造型传统的继承和未来对人的刻画和表达能力的发展,针对入学前学生的考前培训气逆概况,着重在空间概念、造型深入研究和画面综合处理能力上的锻炼。在学习中学生要学会在光的条件下对对象的研究和表达,对光赋予造型的抽象美感和光的映照下物体表面呈现的丰富层次和色调变化下面所包含的物体构造的——效果的根本成因有初步的认识和追究的欲望。同时我们所描绘的人又是丰富表情和携带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痕迹的,这种观察体会和捕捉能力也是培养的重点。二、 教学内容:分析类科目1、 手与脚一周(含一组图片)2、 布褶一周3、 一个头像的多角度透视分析1周(含一组图片)4、 经典石膏像的造型处理体会1周(含一组图片)5、 人像姿势与动态速写1周(含一组图片)6、 综合类科目(1) 全身人像4周(含一组图片)(2) 全身人体4周(含一组图片)三、 教学方法:课堂写生一组照片显示(1) 一组作业进度过程(2) 教师集体讲课或点评照片,或摆模特儿照片(3) 教师个别辅导(照片)授课内容:(1) 向学生介绍素描课一年级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介绍具体的各阶段授课内容和基本目标。(2) 布置作业、摆模特儿、提出作业要求。(3) 在学生写生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结合共同课与个人不同情况分别对待。(4) 在作业完成中途将作业摆开,让同学互相观摩,然后提问。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借此也掌握作业进度状况。(5) 在阶段性课题作业完成时将所有作业进行点评,给学生就教学进展程度作基本的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思考并证实他(她)感受到和观察理解或确认他(她)踏入活动领域。使教学活动成为生动的个人经验,使学习具有冒险乐趣的具体实践。(6) 借写生过程讲解或闲谈关于造型艺术的历史脉络,东西方形象艺术的概念比较,艺术的过去与艺术和文化及社会关系。解释学习造型基础的实际意义和仅仅停留在考前知识的局限性。通过写生实践的课程深入,发现自己深层无限多的感受力。四、 学生成绩:(优秀作品见附画册)五、 作品点评(1)手与脚(照片和点评)(2)多角度人像分析(照片和点评)(3)石膏数张(照片和点评)(4)全身人像(照片和点评)(5)全身人体(照片和点评) ⑻ 中央美术学院的办学实力截至2013年12月,学院在职在编教职工613人,专业技术人员465人,其中专任教师348人,学院外聘教师134人。在职在编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83人,副高120人,讲师117人,初级28人。 2013年在编专任教师职称、学位结构状况统计表项目 类别 2013年12月 人数 比例 职称结构 正高 83 24% 副高 120 34% 中级 117 33.7% 初级及以下 28 8.3% 学位结构 博士 80 23% 硕士 187 54% 学士 73 21% 其它 8 2% 教学模式 学院从2004年开始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和新的教学院历,每年设38个教学周,分三个学期。第一学期20周,主要安排学校及各个专业学院规定的必修课程;第二学期10周,主要安排各专业课程及外出教学课程;第三学期8周,主要由学校安排专业选修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专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跨专业课程学习。 教学经费&教学设备 2013年,该校本科专项教学经费896.26万元。生均拨款980.6万元。2013年,该校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增加了3204.50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013年新增为2149.67万元,占2013年设备新增数的67%。 质量工程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精品课程2门。 2013年,《从艺术源于生活到艺术改变生活——中央美术学院实践课程改革与建设》被评为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还编撰了《基础教学研讨汇编》、《专业基础教学研讨汇编》、《工作室教学研讨汇编》、《中央美院专业工作室教学概览》等系列文集,指导日常教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雕塑、中国画、美术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摄影工作室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与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敦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美术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市精品课程: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造型基础、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泥塑人体课 北京市教学团队: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团队(王 敏)、版画专业教学团队(苏新平)、美术学专业教学团队(尹吉男)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包括1个建筑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1个专业学位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 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艺术学 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艺术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专业学位点:艺术硕士(MFA) 学院引进学院聘请多名中国国外专家学者作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客座讲师等参与本专业的教学和学术交流。还邀请日本建筑设计师,美国交通工具知名设计师等学者主持专业工作室。每年学院邀请中国国外一流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达100余人次。学院与国际同类知名院校间开展互换学生交流学习,每学年学院有30余名学生到中国国外院校去交流学习,学期3-6月;每年接受中国国外院校学生60余名来该校学习,学期3-6月。学院还设立各种奖学金,资助学生赴中国国外学习交流,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国际竞赛多次获奖。⑼ 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都有哪些课程研修班去年就取消了.你要是想在央美读个研究生的话,还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选择油画系的艺术硕士,但是条件很难达到.你的作品要在全国性的画展上拿奖,要出示证书.还有论文也要在全国性的刊物上发表.这个要占掉一半的分.文化要求比研究生的要低一些吧.你要是没有达到这个条件的话,就不能参加考试了. 2,像我男朋友一样.直接报研究生.首先准备自己的油画.油画创作,素描作业,再把作业拍成照片.再在网上报名,再把作业的照片和一篇论文交给老师看.老师就在交作业的人当中选.例如:谢东明老师今年招两个人,总共有270多个人报他的.他选了14个人,选中的人才有资格拿准考证,拿到了准考证之后再交报名费.参加考研.考研的英语的确很难~~~,听我男朋友说去年很多人,英语才考了20多分钟就考不下去了. ⑽ 我想知道中央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本科的所学具体课程,麻烦大家。各个大学的都大同小异,反正在学校学到的都是理论性的,我也是靠实习期间练出来的。自己参加工作了才知道学的东西是太少了。
⑴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本科生使用的所有教材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学系创建于2003年,是中国第一个有关视觉艺术管理的专业系科, 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新学科建设"重点扶持项目。在教材建设方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与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系合作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书系",引进"哥大"艺术管理系五本教材,并合作编撰一本教材,将由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07年上半年逐步推出。拟自编的6本教材中,4本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申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也将于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初陆续出版。主干基础课程: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印象派与早期现代主义的风格、批评、市场与收藏,西方现代艺术的风格、批评、市场与收藏,西方当代艺术的风格、批评、市场与收藏,20世纪中国书画的风格、批评、市场与收藏,中国油画的风格、批评、市场与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风格、批评、市场与收藏, 中国传统艺术品的鉴赏与收藏。参考基础教材:《中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 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外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艺术概论》 王宏建 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⑵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第一学期都有什么课呢中央美院,没有绘画系。中央美院大概有这么几个学院,造型学院(油版壁雕)中国画学院(书法篆刻中国画),艺术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其中有两个学院是有绘画专业的(中国画学院和造型学院)造型学院,大一不分专业,都称之为基础部,主要课程还是素描和色彩,不过难度达到人物组合,到了大一升大二的时候就开始选专业了,选专业的顺序是根据大一的成绩排次序,成绩高的优先选,选满为止,成绩低的只能选别人选剩下的了…… ⑶ 谁能提供中央美术学院 基础部的课程安排表或者油画系的教学安排。你问的是造型学院基础部?还是别的学院基础部?造型学院第一学年不分专业,都在基础部中上课。主要课程就是素描色彩,内容为速写素描,写生石膏像(超大的),写生人体,色彩静物,色彩人体,下乡写生等。 ⑷ 中央美术学院文化课2015年多少分一、中国画专业: 1、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0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2、专业名次录至36名。并列36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486分。二、书法专业:1、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0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2、专业名次录至15名。并列15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432分。三、造型艺术专业:1、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0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2、专业名次录至157名。并列157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464分。四、实验艺术: 1、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0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2、专业名次录至51名。并列51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434分。五、艺术设计专业:1、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2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3、文科专业名次录至163名。并列163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601分。4、理科专业名次录至303名。并列303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539分。六、建筑学专业: 按文化课成绩排名录取。文科:①北京录取9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95.855分。 ②其他省:录取31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101.821分。理科:①北京录取5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95.985分。②其他省:录取35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98.039分。七、美术学专业:按文化课成绩排名录取。1、北京市录取15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97.582分;2、其他省录取65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98.431分。(4)中央美术学院课程扩展阅读 中央美术学院(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央美”,诞生于1918年,初名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央美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美术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书法、造型、设计、建筑、人文等大学学科,是现代以来中国美术高等教育的奠基者。中央美术学院建于1918年,是由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1927年改名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34年,恢复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改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9年11月,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38年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央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是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的国家重点大学,为八大美院之首,并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 *** 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央美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书写着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的重要篇章,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⑸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课程设置建筑学院身处中央美术学院浓郁的艺术和文化氛围之中,学生在完成基本的建筑学课程之外,还可以进入其它学院选修书法、绘画、民间美术、雕塑、平面设计、摄影、数码媒体等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课程。学院一方面不断延请来自多个国家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专家进行短期教学和讲座,根据“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官网资料 ,另一方面还为每个年级六十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自二年级始聘任六十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主任建筑师作为专业校外辅导教师,开展一对一师徒教育的模式,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生涯之初就有机会接受建筑师的职业熏陶,有力地补充了学校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不足,成为当前中国建筑教育前所未有之举。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设有建筑学、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三个专业,它们共同以造型艺术与审美训练、历史与人文素质训练、建筑学基本功训练与必备技术知识传授为基础,强调专业间的交融互补与学术渗透,构成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建筑艺术教育体系。建筑学院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一专多能、具有较为全面的艺术素质的设计人才,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1.造型与艺术素质训练:书法、绘画、雕塑、民艺、美学、美术史论、当代艺术2.专业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设计、规划设计3.专业理论:设计概论、建筑史、景观史、室内史、设计哲学、设计方法论、设计评论4.专业表达:设计制图、CAD、专业写作、摄影、数码媒体、VI设计、专业外语5.专业技术:结构、构造、设备、电气、材料、声、光、热环境、绿化配置6.专业扩展:家具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展示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管理7.专业实践:设计实习、工地见习、传统建筑文化调研、古建筑测绘、城市认知 景观设计专业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及与国内国际院校的交流,并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环艺院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学科发展能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院校和学术机构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借鉴成熟的学科建设、管理经验和理论知识体系,尝试多元化教学,强调原创性、艺术性和科学性。该专业学生在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包括国际学生设计竞赛(IAAH)、荷兰中国文化交流艺术展、2008北京奥运会环境设施国际竞赛、第二届“为中国而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大赛等。⑹ 中国美术学院图媒专业都有什么课程中国美术学院图媒专业有摄影、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广告、影视编导)、动画(动画、插画与漫画、游戏设计艺术、数字交互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等课程。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不分专业方向进入专业基础教学部集中学习,第二学年根据《中国美术学院本科分流方案》进入各相关院系(工作室)学习。学院共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116人,副教授170余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12%,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7.78%。学院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3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级学科3个;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⑺ 央美造型基础部学些什么嘿,你好,花了好久找到的,是只找到素描的了,我想你问的应该是这个详细的,可惜没有色彩方面的,不好意思,但是尽力啦——————希望你选这个吧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基础素描课程安排课程介绍:一、 教学大纲:教学目的:素描或是叫造型研究是中央美术学院最重要的核心课程,牵涉到对人类文化中丰富精湛的造型传统的继承和未来对人的刻画和表达能力的发展,针对入学前学生的考前培训气逆概况,着重在空间概念、造型深入研究和画面综合处理能力上的锻炼。在学习中学生要学会在光的条件下对对象的研究和表达,对光赋予造型的抽象美感和光的映照下物体表面呈现的丰富层次和色调变化下面所包含的物体构造的——效果的根本成因有初步的认识和追究的欲望。同时我们所描绘的人又是丰富表情和携带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痕迹的,这种观察体会和捕捉能力也是培养的重点。二、 教学内容:分析类科目1、 手与脚一周(含一组图片)2、 布褶一周3、 一个头像的多角度透视分析1周(含一组图片)4、 经典石膏像的造型处理体会1周(含一组图片)5、 人像姿势与动态速写1周(含一组图片)6、 综合类科目(1) 全身人像4周(含一组图片)(2) 全身人体4周(含一组图片)三、 教学方法:课堂写生一组照片显示(1) 一组作业进度过程(2) 教师集体讲课或点评照片,或摆模特儿照片(3) 教师个别辅导(照片)授课内容:(1) 向学生介绍素描课一年级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介绍具体的各阶段授课内容和基本目标。(2) 布置作业、摆模特儿、提出作业要求。(3) 在学生写生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结合共同课与个人不同情况分别对待。(4) 在作业完成中途将作业摆开,让同学互相观摩,然后提问。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借此也掌握作业进度状况。(5) 在阶段性课题作业完成时将所有作业进行点评,给学生就教学进展程度作基本的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思考并证实他(她)感受到和观察理解或确认他(她)踏入活动领域。使教学活动成为生动的个人经验,使学习具有冒险乐趣的具体实践。(6) 借写生过程讲解或闲谈关于造型艺术的历史脉络,东西方形象艺术的概念比较,艺术的过去与艺术和文化及社会关系。解释学习造型基础的实际意义和仅仅停留在考前知识的局限性。通过写生实践的课程深入,发现自己深层无限多的感受力。四、 学生成绩:(优秀作品见附画册)五、 作品点评(1)手与脚(照片和点评)(2)多角度人像分析(照片和点评)(3)石膏数张(照片和点评)(4)全身人像(照片和点评)(5)全身人体(照片和点评) ⑻ 中央美术学院的办学实力截至2013年12月,学院在职在编教职工613人,专业技术人员465人,其中专任教师348人,学院外聘教师134人。在职在编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83人,副高120人,讲师117人,初级28人。 2013年在编专任教师职称、学位结构状况统计表项目 类别 2013年12月 人数 比例 职称结构 正高 83 24% 副高 120 34% 中级 117 33.7% 初级及以下 28 8.3% 学位结构 博士 80 23% 硕士 187 54% 学士 73 21% 其它 8 2% 教学模式 学院从2004年开始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和新的教学院历,每年设38个教学周,分三个学期。第一学期20周,主要安排学校及各个专业学院规定的必修课程;第二学期10周,主要安排各专业课程及外出教学课程;第三学期8周,主要由学校安排专业选修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专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跨专业课程学习。 教学经费&教学设备 2013年,该校本科专项教学经费896.26万元。生均拨款980.6万元。2013年,该校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增加了3204.50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013年新增为2149.67万元,占2013年设备新增数的67%。 质量工程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精品课程2门。 2013年,《从艺术源于生活到艺术改变生活——中央美术学院实践课程改革与建设》被评为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还编撰了《基础教学研讨汇编》、《专业基础教学研讨汇编》、《工作室教学研讨汇编》、《中央美院专业工作室教学概览》等系列文集,指导日常教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雕塑、中国画、美术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摄影工作室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与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敦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美术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市精品课程: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造型基础、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泥塑人体课 北京市教学团队: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团队(王 敏)、版画专业教学团队(苏新平)、美术学专业教学团队(尹吉男)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包括1个建筑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1个专业学位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 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艺术学 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艺术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专业学位点:艺术硕士(MFA) 学院引进学院聘请多名中国国外专家学者作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客座讲师等参与本专业的教学和学术交流。还邀请日本建筑设计师,美国交通工具知名设计师等学者主持专业工作室。每年学院邀请中国国外一流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达100余人次。学院与国际同类知名院校间开展互换学生交流学习,每学年学院有30余名学生到中国国外院校去交流学习,学期3-6月;每年接受中国国外院校学生60余名来该校学习,学期3-6月。学院还设立各种奖学金,资助学生赴中国国外学习交流,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国际竞赛多次获奖。⑼ 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都有哪些课程研修班去年就取消了.你要是想在央美读个研究生的话,还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选择油画系的艺术硕士,但是条件很难达到.你的作品要在全国性的画展上拿奖,要出示证书.还有论文也要在全国性的刊物上发表.这个要占掉一半的分.文化要求比研究生的要低一些吧.你要是没有达到这个条件的话,就不能参加考试了. 2,像我男朋友一样.直接报研究生.首先准备自己的油画.油画创作,素描作业,再把作业拍成照片.再在网上报名,再把作业的照片和一篇论文交给老师看.老师就在交作业的人当中选.例如:谢东明老师今年招两个人,总共有270多个人报他的.他选了14个人,选中的人才有资格拿准考证,拿到了准考证之后再交报名费.参加考研.考研的英语的确很难~~~,听我男朋友说去年很多人,英语才考了20多分钟就考不下去了. ⑽ 我想知道中央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本科的所学具体课程,麻烦大家。各个大学的都大同小异,反正在学校学到的都是理论性的,我也是靠实习期间练出来的。自己参加工作了才知道学的东西是太少了。
美术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多媒体技术完美的结合。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接触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感受美术及作品。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一美术教师教学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一美术教师教学计划范文一 新学年开始了,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有责任培养同学们去观察,认识和发掘我们生活中的美,并且把这种认识上升为一种自觉的美育过程和途径,让同学们在美术的学科中得到美的熏陶。让他们知道学好美术不只是学习课本,图片中的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去发掘平凡生活中的美,现实生活中的美,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他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去包容生活中的缺点,而改变气质,变化性情,做一个爱美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并且去创造美,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在此我把我的美术教学计划罗列如下: 1、培养审美观。 一个人如果缺乏一定的审美能力那么人生将会减少许多乐趣。美术包括,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体现尤其明显。从我们穿的服装、家用电器、书籍、公共建筑、街道规划、城区人居环境在到交通工具等的设计和建造无不包含了美术的因素并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所以培养同学们的审美观对他们来说不是重要而是必要了。 2、利用画册、图片及电脑向同学们介绍和讲解一些中国古代及其近现代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如:书法、绘画、建筑、园林景观等。增强她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伟大的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是前贤智慧的结晶。即使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比起来也会感到毫不逊色。并且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我们不仅要学习先贤们的精神和智慧而且还要将其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3、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和了解我们中国的优秀艺术作品,而且还要知道和了解一些外国的作家和他们优秀的作品。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在地球村上生活,不仅要了解自己,而且还要了解别人。了解别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创造的一切优秀的作品。学习知识,不仅要知道选择,而且还要知道拿来为我所用。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样才心胸广,眼界宽,才能有所创造。不仅学习美术科目是学习其他科目也一样,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外国美术作品和中国美术作品之间的异同,相互融合和影响。 5、以画册结合讲解来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观察(具有条件的如书法、绘画作品。写生如画竹、山、云雾、树木之类)#
【 #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中国民间美术》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人体比例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图画纸;橡皮;铅笔、钢笔等。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约20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在体育课上小伙伴们的各种动作姿态,并相互表演一下这些动作。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动作画下来?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如何画好我们的校园伙伴。 (幻灯片2展示)课题—校园伙伴 (幻灯片3展示) 活动一 学习与研究:a、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 b、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2)幻灯片4展示研究主题:a、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 (出示人体不同姿态比例挂图) 如果以人体头部长度作为一个单位,那么人体总身高可以确定为几个头的比例?其它姿势呢?请同学们观察讨论后回答。 如果是坐姿,人体垂直高度是几个比例?(5个半)少了多少?(1个半)是哪部分变短了?(大腿和臀部);席地而坐呢?3个半,只剩头顶到臀部的高度了;如果是蹲或跪呢?3个半加脚长(脚长不足1头高)不到4个半)。结论:站7、坐5半、蹲4半、盘3半。 请注意:刚才所说比例的前提是上身直立时,如果脊柱发生弯曲会怎样变化?变多还是变少? (3)幻灯片5展示研究主体题b、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作补充:要想画好人体,在抓住了人体比例变化后,还要把握好动态人物的重心线和动态线。什么是重心线和动态线呢?请看屏幕: (幻灯片6展示图例—运动人体:重心—重心线—动态线) 重心是指重力的中心,大约在人体脐孔上下;重心线是指通过人体重心向地面所引的一条垂直线; 体现人体运动总趋向的主线就是动态线,它是随着人的脊椎的弯曲程度和四肢曲伸而变化的。 (二)发展阶段 写生与表现(约22分钟) 活动二: 1、画出课本第9页照片中人物的重心线和踢球伙伴的动态线。 2、你知道该如何表现小伙伴的动态特征了吗? 1、(幻灯片7)展示 我们就来画画我们的伙伴。 2、学生写生: a、分别找男女生各一名当模特,男立女坐。 b、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确定位置比例、重心及动态变化。 C、注意把握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及性格特征。 (三)展示讲评(约3分钟) 交流展示作业,让学生互评作业优缺点,总结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 (四)课后拓展(幻灯片9) (1)随时做一些校园生活中的人物速写练习,巩固本课所学并为以后的创作搜集素材。 (2)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用线条对家庭成员或其他身边的人物进行写生练习;尝试画运动状态中的人物速写。篇二 《园林与民居》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同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成就的,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园林艺术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的园林,既是作为一种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又是作为一种艺术的综合体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而出现的,园林建筑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相亲和的思想传统”;我国民居建筑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色彩,显示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体现“长幼有序的*观念”,主要是实用性。 教材中第一段先对中国园林的地位、起源、特征加以概括的说明;第二段对中国园林的分类、设计思想、艺术手法作了介绍;第三段讲的是欣赏方法与欣赏要点;然后是分别介绍拙政园、网师园、圆明园与颐和园。 民居建筑一节,首先强调了其实用性及民居的分类,然后对南、北及少数民族民居分别加以概括的介绍。 对我国的欣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园林、民居建筑知识的积累以及对于建筑的审美的提高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对中国园林艺术与民居建筑有基本的了解; 2. 通过对形式上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 3. 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提高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 了解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及实质; 2. 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体,分析出象征的意义; 3. 中国园林艺术对现代环保思想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提问、欣赏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导入 :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 进入课题“”。让学生观看短片(苏州园林),针对短片提问:我国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自然山水风景园 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 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 对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图片进行欣赏,以及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的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或让去过园林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 (教师讲解)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由于文人参与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我们刚才欣赏的短片中的苏州园林就是典型的代表。我们再来看一些有关园林的图片。(显示远香堂图片)取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之意,提为远香堂。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夏日池中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佳处,园主借花自喻,表达其高尚的情操。 (显示“香洲”图片)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舱楼,用的是屈原笔下“芳洲”的典故《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句子,古时常以香草来比喻清高之士,此处以荷花景观来喻意香草,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为榭,船尾是阁。(显示图片“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的廊桥,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古人以虹喻桥。 (显示与谁同坐轩图片)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 (中国园林艺术的境界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它的特点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安排(尊重自然规律,屋内的柱子的朝向按照树木在自然界的状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的法则,不要横加干涉自然法则。园林主要是摹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以自然与人工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风景园林和城市园林。风景园林是在较广阔的自然环境中点缀少量人工建筑,如,颐和园,而城市园林则是在人工建筑的环境中布置山池、花木等自然景观,如,苏州园林。分的细一点则,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面积较大、气派宏伟的皇家园林,如清代的圆明园、现存的北京颐和园等;另一种是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园林风格因园主的情趣而异,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还有一种是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如杭州西湖、昆明西山滇池等。这种园林规模也较大,多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这三种类型的园林中以前一、二种艺术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精华。但万变不离都是模仿自然,建筑隐于自然山水环境中。) 小组讨论: 我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园林建筑有哪些区别?(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构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规模怎样?) 我国园林的特征: 1.取法自然,高于自然,容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 2.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 3.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划分景区和空间,善于“借景” 5.追求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艺术境界 要素: 园林少不了建筑,建筑在东西放园林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西方古典园林的布局中,建筑占主导,园林是延伸部分,服从于建筑,使园林“建筑化”,建筑是孤立的,无须同园林互相渗透。中国园林的布局中,园林统帅建筑,巧妙地使山石流水,花草树木渗透到建筑中去,迫使建筑园林化,要求建筑随高就低,因山就势,自然敞开,使建筑本身与自然融为一体。 中国古代向来把园林看成是一首诗或一幅画,而不是单纯的土木工程,它巧妙地将诗画艺术与园林熔于一炉,如建筑上的匾额、雕塑等。诗画与园林作品不仅赞赏自然本身的形态美,而且更注重自然的内在美,将自然“人格”化,认为松柏延年、荷花廉洁、翠竹虚心,岩石坚贞,都和人的情感相联系。竹影花影、风声雨声、阳光月光、茶香花香都能激起人们的情感和丰富的联想 中国园林三大要素: 山水地形: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是智慧和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 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 园路建筑:“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和观景的建筑。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园林中的对景和借景: 对景:中国园林讲究的是“步移景异”随着人的走动,景物就不断地变换。在中国园林中,的景点往往置于最有利的地势上,而且有的自然环境作衬托,在游览路线最适于停留的地方便是赏景的位置,在景点多的园林中,各个景点常互为对景。有时为了强调对景中最精彩的部分,还利用门洞、窗洞或建筑的间隙把对景框起来 借景:把园外的佳境,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扩大空间感。借景有多种形式: 远借 如,拙政园“依虹亭”、“菏风四面亭”借园外北寺塔 邻借 如,颐和园漏窗,信步间透过一个个窗洞,就能“步移景异”地欣赏到一幅不同的画面 仰借、俯借则是观赏的角度不同,如,晴空万里,春江渔火 应时而借,一日之间的疏影移动,晨曦残阳 借景还可引申为借声、借香等等。 园林的景的欣赏 静观(类似欣赏一幅幅图片) 所谓“静观”是庭院中人能够驻足的观赏点,在可停息的小亭里、坐椅上留住人,使人能对四周的景观仔细观赏。因其视点与景物的位置不变,眼前犹如出现一幅立体的风景画,整个画面就象一幅静态图画,造景就是有意识地安排视线范围内的主景、配景、前景、中景和远景,尽可能使画面向纵横发展。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还常常通过各式洞门或通过各式窗户及各种漏窗,透过门框或窗框,透过门,空间相互联系、渗透,使空间感觉更为深远,使画的境界更生动、更深邃,耐看、耐寻思,让人回味。 动观(类似欣赏短片) 所谓动观,是通过一定的行走的路线,把不同的景组成连续的景观序列,随着人的移布,景色不断地发生变化,因其视点与景物相对位移,犹如观看一幅长卷图画,一景一景不断闯入眼帘,成为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获得良好的动观效果。西方"流动空间"的理论和东方"空间分隔"的理论都异曲同工地创造出庭园步移景异的景色。 尤其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苏州一批面积狭小的私家庭园采用了曲径通幽的表现手法,将动观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庭园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同一景色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之。几百座江南庭园千变万化,各有所妙。故园林造景能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 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更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庭园中,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在现代的庭园造景中,研究植物高低、色彩、质感、动势等的配置,组成优美的焦点景观,将会是更为重要的课题。 引导学生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这些文化遗产,又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中国园林,取法自然,高于自然,融建筑美与自然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至今仍值得借鉴、继承和发扬。 欣赏了我国的园林建筑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我国的民居建筑(显示一组民居图片),将各地的民居建筑进行对比,概括我国民居建筑的特点:(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 平面形式丰富,空间组合多变 ?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 造型朴实,群体和谐,环境优美 ? 鲜明的民族特色 (新疆喀什地区天旱少雨,居民喜爱户外生活,院落四周设廊,廊下砌土坑,上铺地毯,是平时待客及家人活动之处。 福建永定县古竹乡圆土楼,为自卫防御而形成的一种封闭型聚居环形大楼,外墙用土造,厚达一米多,大楼一般为一环,高2~4层,每层16间,多的有32开间,内部各间有回廊相连,外部下层不开窗,第三、四层开小窗。) 北方寒冷,人口相对少——多四合院、三合院,空间大些 南方炎热多雨,人口密集——住宅紧凑,多为楼房 少数民族由于安全因素——以族为单位,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形成各种形状的土搂,便于防御 民居建筑的实用性大于精神性追求。 课后思考题: l 请举例说说中国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以及它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 l 当今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建筑越来越多,他们同园林建筑、民居建筑能不能相融合?篇三《剪纸》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粗犷朴拙,南方精巧秀丽。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艺术,学会运用的基本技法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设计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 :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 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情趣。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邳县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邳县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P17P18)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作品教师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精巧秀丽、玲珑剔透。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 ,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七、板书: 民间艺术――作品展示一、 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二、 的题材: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 三、 制作方法:剪、刻。 四、 表现形式: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五、 造型手法:简化、夸张、添加。 六、 纹样的构成形式:对称、均衡。
《园林与居民》 教学设计 三篇 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文学习动力。我为大家准备了《园林与居民》教学设计三篇,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园林与居民》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中国园林艺术与民居建筑有基本的了解; 2.通过对园林与民居形式上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 3.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提高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了解园林与民居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及实质; 2.初步掌握欣赏园林与民居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体,分析出象征的意义; 3.中国园林艺术对现代环保思想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提问、欣赏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 进入课题“园林与民居”。让学生观看短片(苏州园林),针对短片提问:我国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自然山水风景园 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 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 对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图片进行欣赏,以及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的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或让去过园林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 (教师讲解)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由于文人参与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我们刚才欣赏的短片中的苏州园林就是典型的代表。我们再来看一些有关园林的图片。(显示远香堂图片)取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之意,提为远香堂。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夏日池中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佳处,园主借花自喻,表达其高尚的情操 我国园林的特征: 1.取法自然,高于自然,容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 2.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 3.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划分景区和空间,善于“借景” 5.追求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艺术境界 《园林与居民》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要素,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本文特点,探究美,初步学写说明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结构、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 初步鉴赏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3、问答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幻灯片展示)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教师板书课题 二、欣赏苏州园林: 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学生谈感受: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我们看看现代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指导阅读,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幻灯片展示: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了解说明的结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幻灯片展示问题: (1)作者是在开始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 明确:“标本”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本文的结构、顺序怎样? 明确: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五、合作探究画意美 4.教师提问引入: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 学生活动:(1)自读课文39段,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3)师生互相补充 多媒体展示精心制作的相关图片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处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师: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强调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获得什么启示呢? 小结:在作者笔下,苏州园林变成一幅幅大小错落,千姿百态的图画,游览者置身"如在图画中"读来令人美不胜收 五、了解说明方法 要想把事物说明得好,还要讲究方法 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如: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摹状貌等 六、品味语言 表现美的事物,需要美的语言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生动,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的句子(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七、本课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我们要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如果同学们想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的话,还是让我们有机会去苏州园林中徜徉吧 八、布置作业: 小作文《我们的校园》 提示:先抓住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的共同点,先概述,后分说字数为150字左右 板书设计:《苏州园林》 叶圣陶 ﹙1﹚标本﹙3、4、5、6、7﹚局部(大) ﹙2﹚完美的图画(10)不止这些 ﹙8、9、10﹚细部(小) 总说分说总说 概括具体(逻辑顺序) 《园林与居民》教学设计篇三 教材分析: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同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成就的,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园林艺术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的园林,既是作为一种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又是作为一种艺术的综合体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而出现的,园林建筑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相亲和的思想传统”;我国民居建筑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色彩,显示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体现“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念”,主要是实用性。教材中第一段先对中国园林的地位、起源、特征加以概括的说明;第二段对中国园林的分类、设计思想、艺术手法作了介绍;第三段讲的是欣赏方法与欣赏要点;然后是分别介绍拙政园、网师园、圆明园与颐和园。民居建筑一节,首先强调了其实用性及民居的分类,然后对南、北及少数民族民居分别加以概括的介绍。对我国园林与民居的欣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园林、民居建筑知识的积累以及对于建筑的审美的提高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中国园林艺术与民居建筑有基本的了解;2.通过对园林与民居形式上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3.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提高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1.了解园林与民居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及实质;2.初步掌握欣赏园林与民居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体,分析出象征的意义;3.中国园林艺术对现代环保思想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提问、欣赏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进入课题“园林与民居”。让学生观看短片(苏州园林),针对短片提问:我国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自然山水风景园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对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图片进行欣赏,以及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的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或让去过园林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教师讲解)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由于文人参与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境界。 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我们刚才欣赏的短片中的苏州园林就是典型的代表。我们再来看一些有关园林的图片。(显示远香堂图片)取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之意,提为远香堂。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夏日池中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佳处,园主借花自喻,表达其高尚的情操。(显示“香洲”图片)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舱楼,用的是屈原笔下“芳洲”的典故《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句子,古时常以香草来比喻清高之士,此处以荷花景观来喻意香草,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为榭,船尾是阁。(显示图片“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的廊桥,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古人以虹喻桥。(显示与谁同坐轩图片)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以示其志之清高。(中国园林艺术的境界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它的特点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安排(尊重自然规律,屋内的柱子的朝向按照树木在自然界的状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的法则,不要横加干涉自然法则。园林主要是摹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以自然与人工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风景园林和城市园林。风景园林是在较广阔的自然环境中点缀少量人工建筑,如,颐和园,而城市园林则是在人工建筑的环境中布置山池、花木等自然景观,如,苏州园林。分的细一点则,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面积较大、气派宏伟的皇家园林,如清代的圆明园、现存的北京颐和园等;另一种是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园林风格因园主的情趣而异,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还有一种是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如杭州西湖、昆明西山滇池等。这种园林规模也较大,多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这三种类型的园林中以前一、二种艺术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精华。但万变不离都是模仿自然,建筑隐于自然山水环境中。) 小组讨论:我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园林建筑有哪些区别?(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构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规模怎样?)我国园林的特征: 1.取法自然,高于自然,容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 2.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 3.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划分景区和空间,善于“借景” 5.追求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艺术境界 要素:园林少不了建筑,建筑在东西放园林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西方古典园林的布局中,建筑占主导,园林是延伸部分,服从于建筑,使园林“建筑化”,建筑是孤立的,无须同园林互相渗透。中国园林的布局中,园林统帅建筑,巧妙地使山石流水,花草树木渗透到建筑中去,迫使建筑园林化,要求建筑随高就低,因山就势,自然敞开,使建筑本身与自然融为一体。中国古代向来把园林看成是一首诗或一幅画,而不是单纯的土木工程,它巧妙地将诗画艺术与园林熔于一炉,如建筑上的匾额、雕塑等。诗画与园林作品不仅赞赏自然本身的形态美,而且更注重自然的内在美,将自然“人格”化,认为松柏延年、荷花廉洁、翠竹虚心,岩石坚贞,都和人的情感相联系。竹影花影、风声雨声、阳光月光、茶香花香都能激起人们的情感和丰富的联想中国园林三大要素:山水地形: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是智慧和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和观景的建筑。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园林中的对景和借景:对景:中国园林讲究的是“步移景异”随着人的走动,景物就不断地变换。在中国园林中,的景点往往置于最有利的地势上,而且有的自然环境作衬托,在游览路线最适于停留的地方便是赏景的位置,在景点多的园林中,各个景点常互为对景。有时为了强调对景中最精彩的部分,还利用门洞、窗洞或建筑的间隙把对景框起来借景:把园外的佳境,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扩大空间感。借景有多种形式:远借 如,拙政园“依虹亭”、“菏风四面亭”借园外北寺塔邻借 如,颐和园漏窗,信步间透过一个个窗洞,就能“步移景异”地欣赏到一幅不同的画面仰借、俯借则是观赏的角度不同,如,晴空万里,春江渔火应时而借,一日之间的疏影移动,晨曦残阳借景还可引申为借声、借香等等。园林的景的欣赏静观(类似欣赏一幅幅图片)所谓“静观”是庭院中人能够驻足的观赏点,在可停息的小亭里、坐椅上留住人,使人能对四周的景观仔细观赏。因其视点与景物的位置不变,眼前犹如出现一幅立体的风景画,整个画面就象一幅静态图画,造景就是有意识地安排视线范围内的主景、配景、前景、中景和远景,尽可能使画面向纵横发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还常常通过各式洞门或通过各式窗户及各种漏窗,透过门框或窗框,透过门,空间相互联系、渗透,使空间感觉更为深远,使画的境界更生动、更深邃,耐看、耐寻思,让人回味。动观(类似欣赏短片)所谓动观,是通过一定的行走的路线,把不同的景组成连续的景观序列,随着人的移布,景色不断地发生变化,因其视点与景物相对位移,犹如观看一幅长卷图画,一景一景不断闯入眼帘,成为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获得良好的动观效果。西方"流动空间"的理论和东方"空间分隔"的理论都异曲同工地创造出庭园步移景异的景色。尤其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苏州一批面积狭小的私家庭园采用了曲径通幽的表现手法,将动观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庭园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同一景色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之。几百座江南庭园千变万化,各有所妙。故园林造景能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更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庭园中,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在现代的庭园造景中,研究植物高低、色彩、质感、动势等的配置,组成优美的焦点景观,将会是更为重要的课题。引导学生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这些文化遗产,又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中国园林,取法自然,高于自然,融建筑美与自然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至今仍值得借鉴、继承和发扬。欣赏了我国的园林建筑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我国的民居建筑(显示一组民居图片),将各地的民居建筑进行对比,概括我国民居建筑的特点:(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平面形式丰富,空间组合多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造型朴实,群体和谐,环境优美? 鲜明的民族特色(新疆喀什地区天旱少雨,居民喜爱户外生活,院落四周设廊,廊下砌土坑,上铺地毯,是平时待客及家人活动之处。福建永定县古竹乡圆土楼,为自卫防御而形成的一种封闭型聚居环形大楼,外墙用土造,厚达一米多,大楼一般为一环,高2~4层,每层16间,多的有32开间,内部各间有回廊相连,外部下层不开窗,第三、四层开小窗。)北方寒冷,人口相对少——多四合院、三合院,空间大些南方炎热多雨,人口密集——住宅紧凑,多为楼房少数民族由于安全因素——以族为单位,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形成各种形状的土搂,便于防御民居建筑的实用性大于精神性追求。 课后思考题: 请举例说说中国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以及它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 当今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建筑越来越多,他们同园林建筑、民居建筑能不能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