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定额标准是为了促进湖南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提高园林绿化养护质量,创精品,树品 牌,根据国家和湖南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下面是中达咨询带来的关于湖南省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定额标准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湖南省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定额标准适用于全省公共绿地(含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等各类公园)、街道绿地、行道 树、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等的维护管理,单位庭院绿化可参照相应类别绿地执行。
本标准分设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标准,下设一、二、三级公园养护管理标准;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标准,下 设一、二、三级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标准;行道树养护管理标准,下设一、二、三级行道树养护管理标准;高架道路地面绿化养护管理标准;生产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居住区绿地养护管理标准;防护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园林绿化分级标准
(一)公园的分级
根据公园的性质、服务半径、功能要求、设施及内容,可分为三级。
1.一级公园的划分标准:凡符合以下条件的为一级公园。
(1)面积10公顷以上或年游客量50万人次以上。
(2)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具有多功能的设备设施,或特色功能,为全市服务。
(3)绿化面貌优良,绿地率不少于70%。
(4)公园内的树林、花坛、草地得到了精心养护,养护水平高。
(5)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游乐公园、雕塑公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均归属一级公园范畴(专类公园不受面积和游客量的限制)。
2.二级公园的划分标准:凡符合以下条件为二级公园。
(1)面积3~9.9公顷,或年游客量30万人次以上。
(2)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具有较好的服务与游乐设施,功能比较齐全,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
(3)绿化面貌良好、整洁,绿地率不少于70%。
(4)公园内树木、花坛、草地得到良好的养护管理,绿化效果好。
3.三级公园的划分标准:凡符合以下条件为三级公园。
(1)面积在2.9公顷以下或年游客量29万人次以下。
(2)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尚有一定的服务设施和常规的儿童活动器械,一般为附近居住区内的居民服务。
(3)绿化面貌较好,绿地率不少于70%。
(4)公园内树木、花坛、草地养护管理一般,绿化效果尚好。
(二)街道绿地的分级
根据街道绿地所处区域,服务半径、功能,可分为三级。
1.一级街道绿地的标准:
(1)一级街道绿地范围:位于市区快速路、主干道(含道路两侧)、车站、码头、机场等大型公共建筑及市级政治、文化、游览、商务中心四周的绿地和小游园。
(2)绿化面貌优良,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点缀建筑小品、雕塑、喷泉、山石等,具有景观特色。
(3)花卉植物(含装饰性的色叶植物)种植面积一般不低于总面积的8%。
2.二级街道绿地的标准:
(1)二级街道绿地范围:位于市区次干道两侧绿地,区级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旁的绿地。
(2)绿化面貌良好,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点缀小品。
(3)花卉植物(含装饰性色叶植物)种植面积一般不低于总面积的5%。
3.三级街道绿地的标准:
(1)三级街道绿地范围:位于市区的支路和街坊路两侧绿地。
(2)绿化面貌较好,有坐椅等基本的休闲设施。
(3)适当点缀花卉植物。
(三)高架桥道路绿化的界定
高架桥两侧悬挂绿化及桥荫下的地面绿化。高架道路地面绿化属二级街道绿地范围。
(四)行道树的分级
根据行道树种植的区域位置、规格、品种,可分为三级。
1.一级行道树的标准:
(1)在主干道种植的乔木。
(2)根据道路的功能,选择适合的树种,规格要一致。新植行道树的胸径不得小于8cm,车行道边种植的落叶乔木必须有3~4根一级主枝,分叉点一般不低于3.5m。
(3)行道树品种有特色,景观效果好。
2.二级行道树的标准:
(1)在次干道边种植的乔木。
(2)根据道路功能,选择树种,规格基本一致,新植行道树的胸径不得小于8cm,分叉点一般不低于3.5cm。
(3)行道树品种较有特色,景观效果较好。
3.三级行道树的标准:
(1)在支路和街坊道路种植的乔木。
(2)新植行道树的胸径不得小于6cm,分叉点一般不低于3.5m。.
(3)行道树景观一般。
三、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一)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一级公园管理标准:
(1)树木群落结构合理,林相完整,植物层次丰富,乔灌花草配置合理,无裸露黄土,无水土流失。树木种间、株间生长空间与层次处理得当,整体景观效果好。
(2)植物生长茁壮,树形完美,枝叶茂盛,季相分明,针叶林有明显的顶端生长势,花灌木开花结果,整形树树形优美,绿墙、绿篱不空脚、形杰什,地被植物为四季常绿观花或观叶品种,无野生植物攀绕树木,树下林地无杂草。
(3)新栽树木成活率95%以上,树木保存率98%以上。
(4)有一定规模的草坪,无光秃现象,覆盖率在95%以上。草种纯、生长旺、有一定厚度,草根不裸露。生长季节不泛黄,草高不超过6cm,无杂草,草坪平整,边缘线清晰。常年保持整洁,不积水。
(5)花坛图形美观、有特色,月月有花,花期整齐。花卉生长健壮、花形正、花色艳,株行距适宜,不露底土。无缺株、无倒伏、无枯枝残花,无杂草垃圾,无病虫害。
(6)公园水体保持整洁,无漂浮物和垃圾等杂物,水质透明,达到旅游观光B类标准要求。
(7)园林建筑、构筑设施、游憩设施、卫生设施和导游设施完整无损。厕所设施完好、整洁无异味、无蚊蝇孽生地、安全和防护设施完好。
(8)园内古树名木档案齐全,标志牌和保护设施齐全完好,养护周到。
(9)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树木基本无病害危害迹象,虫害危害率控制如下:食叶性害虫<5%;刺吸性害虫<10%;蛀干性害虫<3%。
2.二级公园管理标准:
(1)树木群落结构合理,有较完整的层次和不少于两层的林相结构,无裸露黄土,无明显水土流失现象。
(2)植物生长良好,空间分布合理,树形符合自然生长特性。整形树保持其形态。地被植物为观花或观叶品种,无野生植物攀绕树木,树下林地基本无杂草。
(3)新栽树木成活率95%以上,树木保存率98%以上。
(4)草坪覆盖率在95%以上,基本无光秃现象。草种较纯、基本无杂草、生长整齐,生长季节草高不超过6cm。草坪保持整洁,无积水,无垃圾。
(5)花坛布置整体效果好,四季有花(保持有花期6个月)、花期整齐。花卉生长良好、花色艳丽,株行距适宜,不露底土。缺株不超过5处,无倒伏现象,基本无枯枝残花,无杂草垃圾。
(6)公园水体保持整洁,水质透明,基本无漂浮物和垃圾等杂物,达到旅游观光B类标准要求。
(7)园林建筑、构筑设施、游憩卫生设施和导游设施基本完好。厕所设施较好、较整洁、基本无蚊蝇孽生地、安全和防护设施完好。
(8)园内古树名木档案齐全,标志牌和保护设施基本完好,养护较好。
(9)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无明显病害危害现象,虫害危害率控制如下:食叶性害虫<8%;刺吸性害虫<15%;蛀干性害虫<5%。
3.三级公园管理标准:
(1)乔灌木种植成片状或带状,整体绿化效果较好。
(2)植物生长健壮、正常,无枯枝死树。有30%以上面积种养地被植物,没有地被植物的区域内杂草高度不超过25cm或用有机物覆盖。野生藤类、杂草及时清除。
(3)新栽树木成活率95%以上,树木保存率98%以上。
(4)有草坪,覆盖率在90%以上,草坪生长较整齐,草坪基本上保持整洁,不积水,基本无垃圾、杂物。
(5)花坛布置效果较好,三季有花(保持有花期5~6个月),花期较整齐,花卉生长较好,基本不露底土,缺损不超过5~8处,基本无倒伏现象,基本无枯枝残花,无杂草垃圾。
(6)公园水体基本整洁,水质基本达到旅游观光C类标准要求。
(7)园林建筑、构筑设施、游憩设施、卫生设施和导游设施较完好,无沉积垃圾,安全和防护设施完好。
(8)园内古树名木能建档挂牌,有较完善的保护和养护措施。
(9)病虫害防治坚持“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无因病害危害而断枝、倒伏现象,虫害危害率控制如下:食叶性害虫<10%;刺吸性害虫<20%;蛀干性害虫<8%。
(二)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一级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街道绿地树木群落结构合理,林相完整,层次丰富,树木种间株间生长空间与层次处理得当,整体观赏效果好,无裸露黄土。
(2)树木树形完美,生长健壮,树叶茂盛,季相分明,针叶林有明显的顶端生长势,花灌木开花结果,整形树有较好的形态,地被植物为四季常绿观花或观叶品种。
(3)花卉健壮,株行距适宜,花期整齐,布置图案美观,按月开花。
(4)草地草种纯、生长旺,无光秃现象。
(5)绿地内无大的野草、无缠绕性和攀缘性杂草,基本无其他杂草,整洁、无垃圾。
(6)树木栽植成活率95%以上,树木保存率98%以上。
(7)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基本无病害危害迹象,虫害危害率控制如下:食叶性害虫<5%;刺吸性虫害<10%;蛀干害虫<3%。
(8)绿地土壤疏松,地表无积水,充分利用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PH值6.0~7.5,有机质大于或等于30g/kg,有效土层大于或等于100cm。
(9)建筑小品、安全、防护等辅助设施完好、整洁。
2.二级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街道绿地树木林相结构合理。以乔木为主的树坛,其下有灌木或草坪、地被植物,无裸露黄土。
(2)树木生长势良好,适时修剪,疏密得当,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地被植物为观花或观叶品种。
(3)重大节日、活动,做到绿地有花且花期一致,花色艳丽,缺株不超过3~5处,花卉布置整体效果好。
(4)草地草种较纯,基本无光秃现象。
(5)绿地内无缠绕性、攀缘性杂草,杂草高度控制在6cm以下,不影响景观效果,绿地较整洁。
(6)树木栽植成活率95%以上,树木保存率98%以上。
(7)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病害危害无明显迹象,虫害危害率控制如下:食叶性害虫<8%;刺吸性虫害<15%;蛀干害虫<5%。
(8)绿地土壤疏松,地表无积水,充分利用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pH值6.0~7.5,有机质大于或等于25g/kg,有效土层大于或等于80cm。
(9)建筑小品、安全、防护等辅助设施较好,较整洁,基本无破损。
3.三级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街道绿地乔灌木种植成片状或带状,有完整的景观效果,无裸露黄土。
(2)树木生长旺盛,适时修剪。绿地内有30%1~2上面积种植地被植物,其他可选择适度控制的野草及有机覆盖物覆盖地表。
(3)节假日有花卉布置。
(4)无缠绕性、攀缘性杂草,控制杂草高度以不影响景观效果为度。
(5)树木栽植成活率95%以上,树木保存率98%以上。
(6)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无因病害引起断枝、倒伏现象,虫害危害率控制如下:食叶性害虫<10%;刺吸性虫害<20%;蛀干害虫<8%。
(7)绿地土壤疏松,地表无积水,充分利用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pH值6.0~7.8,有机质大于或等于20g/kg,有效土层大于或等于60cm。
(8)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9)绿地较整洁,基本无垃圾。
(三)行道树养护管理标准
1.一级行道树养护管理标准
(1)行道树整齐、生长良好,青枝绿叶,长势茂盛(含地被植物)树冠丰满完整,具有一定的遮荫及观赏效果。
(2)行道树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8%以上,道路绿化普及率98%以上。
(3)树木无徒长枝、病虫枝、过密枝、并生枝、交叉枝、下垂枝、枯枝、损伤枝,处理好与架空线的关系,修剪按技术规程操作。
(4)树穴有平整漏空盖板或种植地被植物,树穴不积水,无裸露黄土。
(5)行道树道路有群体特色效果,选用的品种应保持一定数量,不低于200株,规格统一,补植树品种规格与原植树木规格保持一致。
(6)无缺株、死树,树木端正。
(7)保护桩扎缚规范化,无断桩、坏桩。
(8)基本无病害危害迹象,蛀干性虫害危害率不超过3%。
(9)防倒伏,防雪压,有完善的防大风、大雪的措施。
(10)保持水土肥力,pH值6.0~7.8,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5g/kg,有效土层(长X宽X深)各大于或等于100cm。
2.二级行道树养护管理标准
(1)行道树冠完整,长势良好,有较好的遮荫及观赏效果。
(2)行道树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8%以上,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8%以上。
(3)树木基本无徒长枝、病虫枝、过密枝、并生枝、交叉枝、下垂枝、枯枝。能处理好与架空线的矛盾。修剪应按技术规程操作。
(4)树穴有平整漏空盖板或种植地被植物,树穴不积水,无裸露黄土。
(5)行道树品种规格统一,有良好的街道绿化景观。
(6)无缺株,无死树,树木不倾斜。
(7)有保护桩,基本无断桩、坏桩,桩位扎缚较有效。
(8)病虫害危害不明显,蛀干虫害危害率不超过5%。
(9)防倒伏,防雪压,有良好的防大风、防雪压的措施。
(10)保持水土肥力,pH值6.0~7.8,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5g/kg,有效土层(长X宽X深)各大于或等于100cm。
3.三级行道树养护管理标准
(1)行道树树冠基本保持完整,有较好的街道绿化景观。
(2)行道树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8%以上,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8%以上。
(3)树木基本无徒长枝、病虫株、过密枝、并生枝、交叉枝、下垂枝、枯枝。能处理好与架空线的矛盾,一般能按修剪技术规程操作。
(4)树穴不积水,有较完整的植物或防护覆盖。
(5)行道树品种规格较统一,有较好的街道绿化景观。
(6)基本无缺株,无死树现象,树木基本无非造型性倾斜。
(7)有病虫害控制措施,蛀干害虫危害率不超过10%。
(8)防倒伏、防雪压,有较好的防大风、防大雪的措施。
(9)有保持桩,基本无断桩、坏桩,桩位扎缚较牢。
(10)保持水土肥力,PH值6.0~7.8,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5g/kg,有效土层(长X宽x深)大于或等于100cm。
(四)高架道路地面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1.按高架道路地面绿化的立地条件,对植物进行精细管护,形成良好的高架道路绿化景观。
2.新栽树木成活率达95%l;2_k,树木保存率达98%以上。
3.采用修剪等手法,控制植物高度,不影响交通安全视线。
4.重要地段的景观应按设计要求,精心养护,形成独特的植物景观。整形植物及时修剪,保持最佳形态,悬垂植物生长健壮,整体效果好。
5.花卉株行距适宜、无空秃,花期整齐,色彩效果好。
6.高架桥绿地无裸露地,可种植耐荫地被植物或铺设草坪。
7.绿地内无枯枝残叶,无明显杂草,整洁、无垃圾。
8.辅助设施完整无损,安全、整洁、美观。
9.绿地土壤疏松,无积水,充分利用有机物,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pH值6.7~7.5,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5g/kg。
10.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病虫害危害控制在不影响观赏效果的程度之内。
11.喷灌、滴灌等设施维护及时,保持正常运行。
(五)生产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圃地整齐,按品种及栽植类别划分地块,相对集中成片,工地平整,排水畅通,不积水。
2.各种苗木、花卉的繁殖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
3.揭盖草,除杂草、间苗、施肥、打药等一系列管养工作规范、及时,做到圃地无杂草。
4.施肥,灌溉做到不跑肥、不漏水、不冲苗、不烧坏苗木根叶。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方法进行防治,并注意保护天敌。
5.按不同品种及时进行修剪整形,一般以自然树形为主,因树造型,轻量勤修,剪除枯枝、病虫枝、徒长枝、交叉枝,内堂通透、分枝均匀,冠幅丰满,干冠比例适宜。
6.及时中耕,松土除草,做到圃地不板结。用除草剂除草,正确选用不同药剂,严格配比,除草率在90%以上,并且不产生药害。
7.草坪及时除杂草,纯度达到95%以上,及时修剪控制高度,对低凹不平处,及时补盖黄土,补植草皮,保持草坪平整度。
8.起挖苗木不伤苗木枝干,不损坏主根。带土球苗木,土球直径不小于苗木根茎周长2~3倍,用草绳包扎结实,做到起挖、运输、栽植的全过程不松土,不散球。
9.地栽花卉栽植整齐,生长健壮,无杂草。盆栽花卉摆放整齐,盆土不板结,盆内无杂草。多年生花木及盆景适时换盆。各种花卉盆景生长壮实,叶绿丰满,花大色艳,盛花期鲜花盛开。
10.花卉、盆景吊缀造型精美,巧夺天工,具有造型艺术美、诗情画意、命名确切。
11.加强预防旱、涝、风、雪、严寒、酷热等自然灾害和人、畜的损伤,提高苗木保存率。
12.合理间作、套种、轮作和补苗,提高土地利用率。
13.加强水电管理、喷灌设施的维修,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转。
14.管理科学,有完整的技术档案,有圃地规划图、生产图、育苗技术资料、苗圃建设任务书,有育苗规划、各类统计报表、调查总结报告和技术总结等。
(六)防护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防护绿地中的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的林相结构合理,有较完整的绿化层次,天际线错落有致,无裸露黄土,有较好的景观效果。
2.植物生长良好,空间分布合理,有覆盖较好的地被植物,基本无野生植物攀绕树木。
3.新栽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树木保存率达98%以上。
4.林带中的草坪,基本无光秃现象,草种较纯,生长整齐,基本无杂草。
5.林带中的水体,保持整洁,无漂浮物和垃圾等杂物,水质好,达到观赏标准。
6.林带中的园林建筑小品、安全和防护设施基本完好。
7.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基本无病害危害迹象,虫害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
(七)居住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居住区的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共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的植物配置合理,层次丰富。黄土不裸露,景观效果好。
2.园林树木生长健壮,树形完美茂盛,季相分明。绿篱线、面符合造型要求,不空脚。地被植物为四季常绿观花或观叶品种,无野生藤本植物攀绕树木。
3.草坪平整、整洁、无杂草、无病虫害、无裸露土面、无垃圾、无积水。
4.花坛图案美观,特色鲜明,有立体感。花卉生长健壮,花大色艳。开花期整齐,四季有花。无缺株、无枯枝残花、无倒伏、无杂草、无垃圾。
5.水体整洁、水质透明、无漂浮物和垃圾等杂物,达到旅游观光B类标准要求。
6.园林建筑、构筑设施、游憩设施、安全和防护设施、喷灌设施完整无损。
7.古树名木均建挡挂牌,养护好。
8.基本无病害危害迹象,虫害发生控制率在5%以下。
9.新栽树木成活率在95%以上,树木保存率在98%以上。
10.居住区的人口处、会所及干道两侧摆放的盆栽植物及时更换、保持常换常新的最佳状态。
四、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定额
(一)本定额分类为公园绿地、街道绿地、行道树、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适用于全省园林绿化行业。
1.公园绿地: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息,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公园绿地分三级:
一级公园:面积10公顷以上;
二级公园:面积3~9.9公顷;
三级公园:面积2.9公顷以下。
各专类公园列入一级公园。
2.街道绿地:指城市道路及广场范围内的用于绿化的用地。分为道路绿带(包括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包括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立体交叉绿岛)、交通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等。
3.行道树:指车行道边或人行道边种植的相对规则统一的乔木。
4.防护绿地:指用于隔离、卫生和安全为目的的林带及绿地(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5.生产绿地:指生产各种绿化植物材料的用地(含苗圃、花圃、草圃等)。
(二)定额内容:包括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用工量、为绿化养护管理所发生的所有物耗、各种非经营性的服务、机器具设施的维修管理。
1.定额中的直接用工:指直接用于绿化养护的人工。
2.福利费:指财政规定的职工福利费、医保、公积金、养老统筹费、失业保险费,合计41%。
3.机械使用费:包括各种机动车辆的台班、运输费和动力机械的使用物耗。用量的计算单位以每8小时为一台班。
4.定额中材料及经费:材料是指肥料、药剂、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草皮。各类绿地中建筑、道路、驳岸、桥梁和对绿化养护有密切关系的一切设施维修均按每平方米计算经费。
5.全面更新改造绿化、节日或特殊需要更换花卉植物,都不属本定额范畴。因养护管理需要更新购置大型机动工具亦不属本定额范畴。
6.间接费:为绿化服务和促进绿化养护所提供的技术管理、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用工,是直接养护费的8%。
(三)定额编制的方法是经验与计算实测相结合。
(四)本定额的核算单位:各公园、绿地均为万平方米,行道树以百株计算,经费为元。
(五)本定额(除生产绿地外)是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劳动定额、物质消耗定额和以价值量为基础的 三者合一。价值量的核算按平均价格,其中各种物质材料、工具价格是综合平均经费。人工费按全省的职工平均收入计算,具体年度数值的确定,可以始实施年的人 工费为基数,乘以计算年全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与基数年全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系数(即比率)。台班费亦按综合平均价。每一年相应调整定额。
(六)居住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可参照本定额内相应同性质的绿地。
(七)本定额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建设厅城建处负责解释。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湖南省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定额标准是为了促进湖南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提高园林绿化养护质量,创精品,树品 牌,根据国家和湖南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下面是中达咨询带来的关于湖南省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定额标准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湖南省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定额标准适用于全省公共绿地(含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等各类公园)、街道绿地、行道 树、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等的维护管理,单位庭院绿化可参照相应类别绿地执行。
本标准分设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标准,下设一、二、三级公园养护管理标准;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标准,下 设一、二、三级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标准;行道树养护管理标准,下设一、二、三级行道树养护管理标准;高架道路地面绿化养护管理标准;生产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居住区绿地养护管理标准;防护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园林绿化分级标准
(一)公园的分级
根据公园的性质、服务半径、功能要求、设施及内容,可分为三级。
1.一级公园的划分标准:凡符合以下条件的为一级公园。
(1)面积10公顷以上或年游客量50万人次以上。
(2)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具有多功能的设备设施,或特色功能,为全市服务。
(3)绿化面貌优良,绿地率不少于70%。
(4)公园内的树林、花坛、草地得到了精心养护,养护水平高。
(5)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游乐公园、雕塑公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均归属一级公园范畴(专类公园不受面积和游客量的限制)。
2.二级公园的划分标准:凡符合以下条件为二级公园。
(1)面积3~9.9公顷,或年游客量30万人次以上。
(2)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具有较好的服务与游乐设施,功能比较齐全,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
(3)绿化面貌良好、整洁,绿地率不少于70%。
(4)公园内树木、花坛、草地得到良好的养护管理,绿化效果好。
3.三级公园的划分标准:凡符合以下条件为三级公园。
(1)面积在2.9公顷以下或年游客量29万人次以下。
(2)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尚有一定的服务设施和常规的儿童活动器械,一般为附近居住区内的居民服务。
(3)绿化面貌较好,绿地率不少于70%。
(4)公园内树木、花坛、草地养护管理一般,绿化效果尚好。
(二)街道绿地的分级
根据街道绿地所处区域,服务半径、功能,可分为三级。
1.一级街道绿地的标准:
(1)一级街道绿地范围:位于市区快速路、主干道(含道路两侧)、车站、码头、机场等大型公共建筑及市级政治、文化、游览、商务中心四周的绿地和小游园。
(2)绿化面貌优良,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点缀建筑小品、雕塑、喷泉、山石等,具有景观特色。
(3)花卉植物(含装饰性的色叶植物)种植面积一般不低于总面积的8%。
2.二级街道绿地的标准:
(1)二级街道绿地范围:位于市区次干道两侧绿地,区级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旁的绿地。
(2)绿化面貌良好,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点缀小品。
(3)花卉植物(含装饰性色叶植物)种植面积一般不低于总面积的5%。
3.三级街道绿地的标准:
(1)三级街道绿地范围:位于市区的支路和街坊路两侧绿地。
(2)绿化面貌较好,有坐椅等基本的休闲设施。
(3)适当点缀花卉植物。
(三)高架桥道路绿化的界定
高架桥两侧悬挂绿化及桥荫下的地面绿化。高架道路地面绿化属二级街道绿地范围。
(四)行道树的分级
根据行道树种植的区域位置、规格、品种,可分为三级。
1.一级行道树的标准:
(1)在主干道种植的乔木。
(2)根据道路的功能,选择适合的树种,规格要一致。新植行道树的胸径不得小于8cm,车行道边种植的落叶乔木必须有3~4根一级主枝,分叉点一般不低于3.5m。
(3)行道树品种有特色,景观效果好。
2.二级行道树的标准:
(1)在次干道边种植的乔木。
(2)根据道路功能,选择树种,规格基本一致,新植行道树的胸径不得小于8cm,分叉点一般不低于3.5cm。
(3)行道树品种较有特色,景观效果较好。
3.三级行道树的标准:
(1)在支路和街坊道路种植的乔木。
(2)新植行道树的胸径不得小于6cm,分叉点一般不低于3.5m。.
(3)行道树景观一般。
三、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一)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一级公园管理标准:
(1)树木群落结构合理,林相完整,植物层次丰富,乔灌花草配置合理,无裸露黄土,无水土流失。树木种间、株间生长空间与层次处理得当,整体景观效果好。
(2)植物生长茁壮,树形完美,枝叶茂盛,季相分明,针叶林有明显的顶端生长势,花灌木开花结果,整形树树形优美,绿墙、绿篱不空脚、形杰什,地被植物为四季常绿观花或观叶品种,无野生植物攀绕树木,树下林地无杂草。
(3)新栽树木成活率95%以上,树木保存率98%以上。
(4)有一定规模的草坪,无光秃现象,覆盖率在95%以上。草种纯、生长旺、有一定厚度,草根不裸露。生长季节不泛黄,草高不超过6cm,无杂草,草坪平整,边缘线清晰。常年保持整洁,不积水。
(5)花坛图形美观、有特色,月月有花,花期整齐。花卉生长健壮、花形正、花色艳,株行距适宜,不露底土。无缺株、无倒伏、无枯枝残花,无杂草垃圾,无病虫害。
(6)公园水体保持整洁,无漂浮物和垃圾等杂物,水质透明,达到旅游观光B类标准要求。
(7)园林建筑、构筑设施、游憩设施、卫生设施和导游设施完整无损。厕所设施完好、整洁无异味、无蚊蝇孽生地、安全和防护设施完好。
(8)园内古树名木档案齐全,标志牌和保护设施齐全完好,养护周到。
(9)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树木基本无病害危害迹象,虫害危害率控制如下:食叶性害虫<5%;刺吸性害虫<10%;蛀干性害虫<3%。
2.二级公园管理标准:
(1)树木群落结构合理,有较完整的层次和不少于两层的林相结构,无裸露黄土,无明显水土流失现象。
(2)植物生长良好,空间分布合理,树形符合自然生长特性。整形树保持其形态。地被植物为观花或观叶品种,无野生植物攀绕树木,树下林地基本无杂草。
(3)新栽树木成活率95%以上,树木保存率98%以上。
(4)草坪覆盖率在95%以上,基本无光秃现象。草种较纯、基本无杂草、生长整齐,生长季节草高不超过6cm。草坪保持整洁,无积水,无垃圾。
(5)花坛布置整体效果好,四季有花(保持有花期6个月)、花期整齐。花卉生长良好、花色艳丽,株行距适宜,不露底土。缺株不超过5处,无倒伏现象,基本无枯枝残花,无杂草垃圾。
(6)公园水体保持整洁,水质透明,基本无漂浮物和垃圾等杂物,达到旅游观光B类标准要求。
(7)园林建筑、构筑设施、游憩卫生设施和导游设施基本完好。厕所设施较好、较整洁、基本无蚊蝇孽生地、安全和防护设施完好。
(8)园内古树名木档案齐全,标志牌和保护设施基本完好,养护较好。
(9)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无明显病害危害现象,虫害危害率控制如下:食叶性害虫<8%;刺吸性害虫<15%;蛀干性害虫<5%。
3.三级公园管理标准:
(1)乔灌木种植成片状或带状,整体绿化效果较好。
(2)植物生长健壮、正常,无枯枝死树。有30%以上面积种养地被植物,没有地被植物的区域内杂草高度不超过25cm或用有机物覆盖。野生藤类、杂草及时清除。
(3)新栽树木成活率95%以上,树木保存率98%以上。
(4)有草坪,覆盖率在90%以上,草坪生长较整齐,草坪基本上保持整洁,不积水,基本无垃圾、杂物。
(5)花坛布置效果较好,三季有花(保持有花期5~6个月),花期较整齐,花卉生长较好,基本不露底土,缺损不超过5~8处,基本无倒伏现象,基本无枯枝残花,无杂草垃圾。
(6)公园水体基本整洁,水质基本达到旅游观光C类标准要求。
(7)园林建筑、构筑设施、游憩设施、卫生设施和导游设施较完好,无沉积垃圾,安全和防护设施完好。
(8)园内古树名木能建档挂牌,有较完善的保护和养护措施。
(9)病虫害防治坚持“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无因病害危害而断枝、倒伏现象,虫害危害率控制如下:食叶性害虫<10%;刺吸性害虫<20%;蛀干性害虫<8%。
(二)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一级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街道绿地树木群落结构合理,林相完整,层次丰富,树木种间株间生长空间与层次处理得当,整体观赏效果好,无裸露黄土。
(2)树木树形完美,生长健壮,树叶茂盛,季相分明,针叶林有明显的顶端生长势,花灌木开花结果,整形树有较好的形态,地被植物为四季常绿观花或观叶品种。
(3)花卉健壮,株行距适宜,花期整齐,布置图案美观,按月开花。
(4)草地草种纯、生长旺,无光秃现象。
(5)绿地内无大的野草、无缠绕性和攀缘性杂草,基本无其他杂草,整洁、无垃圾。
(6)树木栽植成活率95%以上,树木保存率98%以上。
(7)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基本无病害危害迹象,虫害危害率控制如下:食叶性害虫<5%;刺吸性虫害<10%;蛀干害虫<3%。
(8)绿地土壤疏松,地表无积水,充分利用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PH值6.0~7.5,有机质大于或等于30g/kg,有效土层大于或等于100cm。
(9)建筑小品、安全、防护等辅助设施完好、整洁。
2.二级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街道绿地树木林相结构合理。以乔木为主的树坛,其下有灌木或草坪、地被植物,无裸露黄土。
(2)树木生长势良好,适时修剪,疏密得当,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地被植物为观花或观叶品种。
(3)重大节日、活动,做到绿地有花且花期一致,花色艳丽,缺株不超过3~5处,花卉布置整体效果好。
(4)草地草种较纯,基本无光秃现象。
(5)绿地内无缠绕性、攀缘性杂草,杂草高度控制在6cm以下,不影响景观效果,绿地较整洁。
(6)树木栽植成活率95%以上,树木保存率98%以上。
(7)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病害危害无明显迹象,虫害危害率控制如下:食叶性害虫<8%;刺吸性虫害<15%;蛀干害虫<5%。
(8)绿地土壤疏松,地表无积水,充分利用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pH值6.0~7.5,有机质大于或等于25g/kg,有效土层大于或等于80cm。
(9)建筑小品、安全、防护等辅助设施较好,较整洁,基本无破损。
3.三级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街道绿地乔灌木种植成片状或带状,有完整的景观效果,无裸露黄土。
(2)树木生长旺盛,适时修剪。绿地内有30%1~2上面积种植地被植物,其他可选择适度控制的野草及有机覆盖物覆盖地表。
(3)节假日有花卉布置。
(4)无缠绕性、攀缘性杂草,控制杂草高度以不影响景观效果为度。
(5)树木栽植成活率95%以上,树木保存率98%以上。
(6)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无因病害引起断枝、倒伏现象,虫害危害率控制如下:食叶性害虫<10%;刺吸性虫害<20%;蛀干害虫<8%。
(7)绿地土壤疏松,地表无积水,充分利用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pH值6.0~7.8,有机质大于或等于20g/kg,有效土层大于或等于60cm。
(8)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9)绿地较整洁,基本无垃圾。
(三)行道树养护管理标准
1.一级行道树养护管理标准
(1)行道树整齐、生长良好,青枝绿叶,长势茂盛(含地被植物)树冠丰满完整,具有一定的遮荫及观赏效果。
(2)行道树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8%以上,道路绿化普及率98%以上。
(3)树木无徒长枝、病虫枝、过密枝、并生枝、交叉枝、下垂枝、枯枝、损伤枝,处理好与架空线的关系,修剪按技术规程操作。
(4)树穴有平整漏空盖板或种植地被植物,树穴不积水,无裸露黄土。
(5)行道树道路有群体特色效果,选用的品种应保持一定数量,不低于200株,规格统一,补植树品种规格与原植树木规格保持一致。
(6)无缺株、死树,树木端正。
(7)保护桩扎缚规范化,无断桩、坏桩。
(8)基本无病害危害迹象,蛀干性虫害危害率不超过3%。
(9)防倒伏,防雪压,有完善的防大风、大雪的措施。
(10)保持水土肥力,pH值6.0~7.8,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5g/kg,有效土层(长X宽X深)各大于或等于100cm。
2.二级行道树养护管理标准
(1)行道树冠完整,长势良好,有较好的遮荫及观赏效果。
(2)行道树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8%以上,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8%以上。
(3)树木基本无徒长枝、病虫枝、过密枝、并生枝、交叉枝、下垂枝、枯枝。能处理好与架空线的矛盾。修剪应按技术规程操作。
(4)树穴有平整漏空盖板或种植地被植物,树穴不积水,无裸露黄土。
(5)行道树品种规格统一,有良好的街道绿化景观。
(6)无缺株,无死树,树木不倾斜。
(7)有保护桩,基本无断桩、坏桩,桩位扎缚较有效。
(8)病虫害危害不明显,蛀干虫害危害率不超过5%。
(9)防倒伏,防雪压,有良好的防大风、防雪压的措施。
(10)保持水土肥力,pH值6.0~7.8,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5g/kg,有效土层(长X宽X深)各大于或等于100cm。
3.三级行道树养护管理标准
(1)行道树树冠基本保持完整,有较好的街道绿化景观。
(2)行道树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8%以上,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8%以上。
(3)树木基本无徒长枝、病虫株、过密枝、并生枝、交叉枝、下垂枝、枯枝。能处理好与架空线的矛盾,一般能按修剪技术规程操作。
(4)树穴不积水,有较完整的植物或防护覆盖。
(5)行道树品种规格较统一,有较好的街道绿化景观。
(6)基本无缺株,无死树现象,树木基本无非造型性倾斜。
(7)有病虫害控制措施,蛀干害虫危害率不超过10%。
(8)防倒伏、防雪压,有较好的防大风、防大雪的措施。
(9)有保持桩,基本无断桩、坏桩,桩位扎缚较牢。
(10)保持水土肥力,PH值6.0~7.8,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5g/kg,有效土层(长X宽x深)大于或等于100cm。
(四)高架道路地面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1.按高架道路地面绿化的立地条件,对植物进行精细管护,形成良好的高架道路绿化景观。
2.新栽树木成活率达95%l;2_k,树木保存率达98%以上。
3.采用修剪等手法,控制植物高度,不影响交通安全视线。
4.重要地段的景观应按设计要求,精心养护,形成独特的植物景观。整形植物及时修剪,保持最佳形态,悬垂植物生长健壮,整体效果好。
5.花卉株行距适宜、无空秃,花期整齐,色彩效果好。
6.高架桥绿地无裸露地,可种植耐荫地被植物或铺设草坪。
7.绿地内无枯枝残叶,无明显杂草,整洁、无垃圾。
8.辅助设施完整无损,安全、整洁、美观。
9.绿地土壤疏松,无积水,充分利用有机物,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pH值6.7~7.5,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5g/kg。
10.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病虫害危害控制在不影响观赏效果的程度之内。
11.喷灌、滴灌等设施维护及时,保持正常运行。
(五)生产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圃地整齐,按品种及栽植类别划分地块,相对集中成片,工地平整,排水畅通,不积水。
2.各种苗木、花卉的繁殖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
3.揭盖草,除杂草、间苗、施肥、打药等一系列管养工作规范、及时,做到圃地无杂草。
4.施肥,灌溉做到不跑肥、不漏水、不冲苗、不烧坏苗木根叶。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方法进行防治,并注意保护天敌。
5.按不同品种及时进行修剪整形,一般以自然树形为主,因树造型,轻量勤修,剪除枯枝、病虫枝、徒长枝、交叉枝,内堂通透、分枝均匀,冠幅丰满,干冠比例适宜。
6.及时中耕,松土除草,做到圃地不板结。用除草剂除草,正确选用不同药剂,严格配比,除草率在90%以上,并且不产生药害。
7.草坪及时除杂草,纯度达到95%以上,及时修剪控制高度,对低凹不平处,及时补盖黄土,补植草皮,保持草坪平整度。
8.起挖苗木不伤苗木枝干,不损坏主根。带土球苗木,土球直径不小于苗木根茎周长2~3倍,用草绳包扎结实,做到起挖、运输、栽植的全过程不松土,不散球。
9.地栽花卉栽植整齐,生长健壮,无杂草。盆栽花卉摆放整齐,盆土不板结,盆内无杂草。多年生花木及盆景适时换盆。各种花卉盆景生长壮实,叶绿丰满,花大色艳,盛花期鲜花盛开。
10.花卉、盆景吊缀造型精美,巧夺天工,具有造型艺术美、诗情画意、命名确切。
11.加强预防旱、涝、风、雪、严寒、酷热等自然灾害和人、畜的损伤,提高苗木保存率。
12.合理间作、套种、轮作和补苗,提高土地利用率。
13.加强水电管理、喷灌设施的维修,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转。
14.管理科学,有完整的技术档案,有圃地规划图、生产图、育苗技术资料、苗圃建设任务书,有育苗规划、各类统计报表、调查总结报告和技术总结等。
(六)防护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防护绿地中的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的林相结构合理,有较完整的绿化层次,天际线错落有致,无裸露黄土,有较好的景观效果。
2.植物生长良好,空间分布合理,有覆盖较好的地被植物,基本无野生植物攀绕树木。
3.新栽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树木保存率达98%以上。
4.林带中的草坪,基本无光秃现象,草种较纯,生长整齐,基本无杂草。
5.林带中的水体,保持整洁,无漂浮物和垃圾等杂物,水质好,达到观赏标准。
6.林带中的园林建筑小品、安全和防护设施基本完好。
7.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基本无病害危害迹象,虫害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
(七)居住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居住区的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共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的植物配置合理,层次丰富。黄土不裸露,景观效果好。
2.园林树木生长健壮,树形完美茂盛,季相分明。绿篱线、面符合造型要求,不空脚。地被植物为四季常绿观花或观叶品种,无野生藤本植物攀绕树木。
3.草坪平整、整洁、无杂草、无病虫害、无裸露土面、无垃圾、无积水。
4.花坛图案美观,特色鲜明,有立体感。花卉生长健壮,花大色艳。开花期整齐,四季有花。无缺株、无枯枝残花、无倒伏、无杂草、无垃圾。
5.水体整洁、水质透明、无漂浮物和垃圾等杂物,达到旅游观光B类标准要求。
6.园林建筑、构筑设施、游憩设施、安全和防护设施、喷灌设施完整无损。
7.古树名木均建挡挂牌,养护好。
8.基本无病害危害迹象,虫害发生控制率在5%以下。
9.新栽树木成活率在95%以上,树木保存率在98%以上。
10.居住区的人口处、会所及干道两侧摆放的盆栽植物及时更换、保持常换常新的最佳状态。
四、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定额
(一)本定额分类为公园绿地、街道绿地、行道树、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适用于全省园林绿化行业。
1.公园绿地: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息,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公园绿地分三级:
一级公园:面积10公顷以上;
二级公园:面积3~9.9公顷;
三级公园:面积2.9公顷以下。
各专类公园列入一级公园。
2.街道绿地:指城市道路及广场范围内的用于绿化的用地。分为道路绿带(包括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包括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立体交叉绿岛)、交通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等。
3.行道树:指车行道边或人行道边种植的相对规则统一的乔木。
4.防护绿地:指用于隔离、卫生和安全为目的的林带及绿地(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5.生产绿地:指生产各种绿化植物材料的用地(含苗圃、花圃、草圃等)。
(二)定额内容:包括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用工量、为绿化养护管理所发生的所有物耗、各种非经营性的服务、机器具设施的维修管理。
1.定额中的直接用工:指直接用于绿化养护的人工。
2.福利费:指财政规定的职工福利费、医保、公积金、养老统筹费、失业保险费,合计41%。
3.机械使用费:包括各种机动车辆的台班、运输费和动力机械的使用物耗。用量的计算单位以每8小时为一台班。
4.定额中材料及经费:材料是指肥料、药剂、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草皮。各类绿地中建筑、道路、驳岸、桥梁和对绿化养护有密切关系的一切设施维修均按每平方米计算经费。
5.全面更新改造绿化、节日或特殊需要更换花卉植物,都不属本定额范畴。因养护管理需要更新购置大型机动工具亦不属本定额范畴。
6.间接费:为绿化服务和促进绿化养护所提供的技术管理、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用工,是直接养护费的8%。
(三)定额编制的方法是经验与计算实测相结合。
(四)本定额的核算单位:各公园、绿地均为万平方米,行道树以百株计算,经费为元。
(五)本定额(除生产绿地外)是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劳动定额、物质消耗定额和以价值量为基础的 三者合一。价值量的核算按平均价格,其中各种物质材料、工具价格是综合平均经费。人工费按全省的职工平均收入计算,具体年度数值的确定,可以始实施年的人 工费为基数,乘以计算年全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与基数年全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系数(即比率)。台班费亦按综合平均价。每一年相应调整定额。
(六)居住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可参照本定额内相应同性质的绿地。
(七)本定额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建设厅城建处负责解释。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景观雕塑工程定额标准”是指对于景观雕塑工程常见的费用项目、工作量和技术要求进行统一规范和定额化的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景观雕塑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人工和设备等方面,旨在确保工程的质量、工期和费用控制。
景观雕塑工程定额标准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
1. 设计定额:包括设计所需的人工和材料费用、设计方案的编制规范、设计程序和要求等。
2. 施工定额:包括施工所需的人工和材料费用、施工操作的要求和工艺流程、施工工期等。
3. 材料定额:包括雕塑材料的种类、质量标准和使用数量,例如金属、石材、玻璃等。
4. 人工定额:包括各种工种的工作量和工时要求,如雕塑师、焊工、石匠等。
5. 设备定额:包括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机械设备的种类、规格和使用数量。
景观雕塑工程定额标准的制定可依据国家有关建设工程定额、景观设计规范和市场行情等进行参考和制定。通过使用定额标准,可以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景观雕塑工程定额标准是指在景观设计和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雕塑类项目所制定的一套工程量、材料消耗、人力需求、工期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这些定额标准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技术要求、施工流程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制定的,旨在为雕塑工程提供统一的计量单位和施工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有效控制。
景观雕塑工程定额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工程量计算:根据雕塑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材料数量、重量、面积等工程量指标。
2. 材料消耗:确定各类材料的消耗量,如钢筋、混凝土、玻璃等,以及特殊材料的使用要求和数量。
3. 人力需求:确定完成雕塑工程所需的人力资源,包括设计师、工程师、施工人员等,并提供相应的人员配备和工作要求。
4. 工期计划:根据工程的规模、难度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工期计划,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时间安排,以及各个施工工序的时间要求等。
5. 质量要求:明确雕塑工程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确保最终的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景观雕塑工程定额标准的制定具有指导性、统一性和规范性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效率,减少人力和材料的浪费,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定额标准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了参考依据,便于评估工程成本和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具体内容:
一类工程:
1、单项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及以上的园林建筑工程。
2、高度21米及以上的仿古塔。
3、高度9米及以上的牌楼、牌坊。
4、25000平方米及以上综合性园林建设。
5、缩景模仿工程。
6、堆砌英石山50吨及以上或景石(黄腊石、太湖石、花岗石)150吨及以上或塑9米高及以上的假石山。
7、单条分车绿化带宽度5米、道路种植面积15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8、两条分车绿化带累计宽度4米、道路种植面积12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9、三条及以上分车绿化带(含路肩绿化带)累计宽度20米、 道路种植面积6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10、公园绿化面积3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11、宾馆、酒店庭园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12、天台花园绿化面积5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13、其它绿化累计面积2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二类工程:
1、单项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及以上的园林建筑工程。
2、高度15米及以上的仿古塔。
3、高度9米以下的重檐牌楼、牌坊。
4、20000平方米及以上综合性园林建设。
5、景区园桥和园林小品。
6、园林艺术性围墙(带琉璃瓦顶、琉璃花窗或景门窗)。
7、堆砌英石山20吨及以上或景石(黄腊石、太湖石、花岗石)80吨及以上或塑6米高及以上的假山石。
8、单条分车绿化带宽度5米、道路种植面积1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9、两条分车绿化带累计宽度4米、道路种植面积8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10、三条及以上分车绿化带(含路肩绿化带)累计宽度15米、道路种植面积4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11、公园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12、宾馆、酒店庭园绿化面积8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13、天台花园绿化面积3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14、其它绿化累计面积15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三类工程:
1、单项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园林建筑工程。
2、高度15米以下的仿古塔。
3、高度9米以下的单檐牌楼、牌坊。
4、10000平方米及以上综合性园林建设。
5、堆砌英石山20吨以下或景石(黄腊石、太湖石、花岗石) 80吨以下或塑6米高以下的假石山。
6、庭院园桥和园林小品。
7、园路工程。
8、单条分车绿化带宽度5米、道路种植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下的绿化工程。
9、两条分车绿化带累计宽度4米、道路种植面积8000平方米以下的绿化工程。
10、三条及以上分车绿化带(含路肩绿化带)累计宽度15米、道路种植面积40000平方米以下的绿化工程。
11、公园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下的绿化工程。
12、宾馆、酒店庭园绿化面积800平方米以下的绿化工程。
13、天台花园绿化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绿化工程。
14、其它绿化累计面积10000方米及以上的绿化工程。
四类工程:
1、10000平方米以下综合性园林建设。
2、园林一般围墙、围栏。
3、砌筑花槽、花池。
4、仅有路肩绿化的绿化工程
5、道路断面仅有人行道路树木的绿化工程。
6、其他绿化累计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下的绿化工程。
附注:
1、园林建筑工程指亭、廊、舫、榭斋、馆、轩、塔等建筑工程。
2、园林小品是指门楼、景墙、景壁造假山、树(5米以下)、竹、凳小型工艺建筑。厅堂、楼、阁、殿、
3、综合性园林建设是指景观、公园、游乐场、公园式墓园等地域的一切园林建设。它是按园林建设规模划分类别其建设面积以工程立项批文为准。
4、缩景模仿工程是指特定的建筑物、景区和石景、自然树、动植物等景观的缩小、模仿、塑造工程。
5、景区园林小品是指风景、名胜、公园、墓园、宾馆、别墅区等地域的园林小品。
6、庭院园林小品是指厂矿、机关、学校、住宅小区等地域的园林小品。
7、绿化工程是指市政绿化种植和迁移树木工程,以及住宅区、工厂、宾馆、酒店、别墅等庭院绿化布置工程。
8、道路绿化工程是指按定额规定工作内容,包括道路两旁乔灌木、绿化带地被等在内的工程。
9、庭院绿化工程是指按定额规定的工作内容,包括花坛、 草皮、绿篱、乔灌木等在内的工程。
10、在单位工程中,有几个特征时,凡符合其中一个特征者,即为该类工程。
招标控制价评审中,暂估价的金额有限制标准,本来是针对工程招标时尚未确定的项目而设,但在我国却被异化成了规避招标,或者业主指定分包的一个借口。一些地方为了限制此类行为,规定暂定金额不能超过一定限额,若果超出了,一样要招标。
拓展资料:
暂估价包括材料暂估价和专业工程两部组成,按20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15.8规定,发包人在工程量清单中给定暂估价的材料、工程设备和专业工程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范围并达到规模标准的,由发包人和承包人以招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或分包商,中标金额与工程量清单中所列的暂估价差额以及相应的税金等其他费用列入合同价格;发包人在工程量清单中给定暂估价的擦了、工程设备和专业工程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范围或未达到规模标准的,按上述变更估价原则执行。
这部分单价确定严格按要求审核,对没有按规定要求进行招标确定单价要给予拒绝,同时要加强对市场调查,对达不到招标标准的通过调查的市场价确定,对专业工程暂估价,在结算时大部分单位根据现行定额计价确定结算价格。
通常有咨询公司的,由咨询公司给出初步价格,甲方成本确认。无咨询公司的,甲方成本直接可以定。
暂估价多为招标阶段暂时不好定价的材料、分项工程或者图纸不详需要二次深化的工作内容,如景观小品、特选雕塑、安装主机等,因工艺、造型不同,价格差异过大,不便于报价和评标,直接按暂估价计入,中标后再二次核价。
在合同或者招标时,对未来必然发生的专项工程、货物等目前无法确定价格的,采用暂估价,请问对暂估价比例应当如何限定?如果没有限定,是否会导致规避招标?
现行法律法规对暂估价占合同估算价的比例未做统一规定,对暂估价比例不做限定并不会直接导致规避招标。
1.工程设计收费是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提供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施工图预算文件、竣工图文件等服务所收取的费用。2.工程设计收费采取按照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概算投资额分档定额计费方法计算收费。3.工程设计收费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工程设计收费 = 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1 ± 浮动幅度值)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 = 基本设计收费 + 其他设计收费基本设计收费 =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附加调整 系数4.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是按照本收费标准计算出的工程设计基准收费额,发包人和设计人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合同额。5.基本设计收费基本设计收费是指在工程设计中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收取的费用,并相应提供设计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设计技术问题、参加试车考核和竣工验收等服务。6.其他设计收费其他设计收费是指根据工程设计实际需要或者发包人要求提供相关服务收取的费用,包括总体设计费、主体设计协调费、采用标准设计和复用设计费、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编制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竣工图编制费等。7.工程设计收费基价工程设计收费基价是完成基本服务的价格。工程设计收费基价在《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表》(附表一)中查找确定,计费额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基价。8.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为经过批准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和联合试运转费之和。工程中有利用原有设备的,以签订工程设计合同时同类设备的当期价格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工程中有缓配设备,但按照合同要求以既配设备进行工程设计并达到设备安装和工艺条件的,以既配设备的当期价格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工程中有引进设备的,按照购进设备的离岸价折换成人民币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
景观工程是个系统工程,作预算要分类制作预算表,单位工程可以这样归类:
景观建筑工程(雕塑。亭廊架这些,而每个建筑单体又可独立出列,写出建筑构件的单价和用量等)
水景工程
种植工程
照明工程
土方工程
但要是整体预算还是以材料分类为好:
石材类
类别——位置——用量——单价——总价 构造材料(钢材、混泥土、沙石)
同上~~~~~~
水电管线
同上~~~~~~
外加“土地平整”项,
还有就是植物的预算,我估计你是不用做的,这个跟土建预算不同,提醒,,园林预算可以到“网易园林”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