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欧陆风格。
传统欧陆风格是针对欧洲各国的不同风格的一种总称,主要有英伦风格、地中海风格、法国风格、西班牙风格等,有时候也把美式风格包含进去。传统欧陆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基本传承传统欧陆建筑中的皇家贵族气派,以厚重、圆润、贵气为主要特点,从十年前开始流行,到今天大部分的高端楼盘里依然是被采用最多的一种风格。因为其必须传承传统元素的缘故,基本都是在原有的框框里打转,鲜有创新的作品,所以这也是一种最保守的风格,一如英国皇室一样,无论外面的世界怎么变?都二十一世纪了,但为了那份皇家的贵族气质,英国人依然固我的推崇他们的女皇陛下。
二、现代欧陆风格。
这是一种既要追求欧陆风格中的贵族气质,又要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两面派风格,在面对高收入中青年人群的房地产楼盘中使用最多。其特点是继续保留传统欧陆风格中那种厚重、贵气的特点,同时又把那些繁复的线条适当简化,融入一些现代简约美的气息,而那些最能体现皇家气派的传统人物雕塑就基本去掉,取代他们的是一些线条简洁、造型唯美的现代雕塑,特别厚重的花瓶栏杆也基本会换上铁艺栏杆或者图案更简单的木栏杆,这样的设计其实是一种变革型的设计,其设计特点是保留为主、创新为辅,目的是为了适应更多的年轻人群的欣赏品味。由于现代审美品味的变革给景观设计师提供了一定的创新空间,因此这是目前正在发展当中的一种设计风格。
三、传统东南亚风格。
传统东南亚风格就是沿用东南亚风格中的基本景观元素,而这些景观元素也非常受当地的建筑风格影响,因此传统东南亚风格的景观设计是与建筑密切结合的一种设计,园林建筑就是缩小版的主体建筑,因此建筑与景观园林基本融为一体,热带风情味特别浓。
东南亚风格其实并非一种独立发展而来的风格,在它的文化底蕴里你可以发现中国的建筑元素,也能找到欧洲大陆的一些符号。因为东南亚一直受中国古代泱泱大国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国的建筑元素难免深入而近代东南亚国家又普遍遭到欧洲国家的侵略,成为其殖民地,因此在长期的殖民地历史中,殖民国家的文化符号也渐渐进入这些国家的文化里面,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逐渐发展到东南亚风格就以其东西方文化兼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风格流派了。在中国南方地区,因为气候特点与东南亚比较接近,所以这种能体现亚热带风情的风格最受欢迎,无论是住宅还是酒店都广泛应用。
四、现代东南亚风格。
与现代欧陆风格一样,在一种传统味道很浓的风格前面增加“现代”两个字,都是为了摆脱传统风格中太过古典、不符合现代人审美情操的元素,增加一些能体现现代品味的元素,东南亚风格同样如此。只是因为其独特的亚热带风情味比较浓,而且采用这种风格的楼盘目的还是为了突出这种风情味,所以无论怎么“现代化”,那些最能体现风情味的元素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也不能改的,改了就不是东南亚风格了。比如水中树池、雕塑喷泉、园林式游泳池、镂空景墙、陶罐等等,少了这些东西,就很难体现东南亚风格的韵味,很容易给人感觉空有一个框架而已,只有骨头没有肉的东西是很难使人引起审美的共鸣的。无论设计师如何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去创新,如何把握创新的度也是很有挑战的,这方面中国的设计师还处在一个不断进步的阶段,远未到成熟的地步。
五、传统中式风格。
这是一个国人最爱有常常最容易产生批评的风格。作为中国人,谁不想把老祖宗的精华发扬光大?何况在园林设计这个领域,中国的苏州园林、北京皇家园林和广东的岭南园林还是名扬天下的,今天的许多景观设计作品,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古典园林的理念和手法的影响,只是因为风格上的改头换面而一时看不出来而已。
但老祖宗的东西,毕竟适应的还是那个年代的思想文化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很不一样,建筑的外形及内部空间更是相差千里之遥,照搬传统中式的风格,常常给人一种老古董的感觉,而且因为现代人的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已经很难象我们的祖先那样,对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精心设计、用心摆弄,所以做出来的作品容易产生只有形象没有意境的结果,被人诟病是难免的了。目前传统中式的应用还是比较少的,因为中式风格的建筑毕竟还没有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六、现代中式风格。
现代中式作为目前越来越被注意和探索的景观设计风格,已经有了一些作品出来,最经典的探索是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但这个项目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创新把握的比较好,而景观部分则更多的是传承,只是在空间上为了适应博物馆的公建性质,打破了传统苏州园林的小巧精致,进行了更多大气的简洁构图。
现代中式风格的楼盘不多,而且市场公认比较成熟的更少,比较有名的万科第五园也被认为是探索性产品。我们老祖宗的文化在当时的世界可谓是登峰造极,无出其二。但到了老祖宗的东西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却很难判断,因此对于如何传承老祖宗的精髓,又不要带进那些不合时宜的糟粕,目前大多数设计师还不能很好的把握,实在说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去钻研老祖宗的精髓,并且发现其糟粕,然后才有机会谈如何传承及发展。
因此现代中式风格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种设计尝试,但这种尝试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我们中国的设计师无法回避、也必须承担起来的历史任务。而且相信随着市场的发展,对于现代中式风格的作品需求也会越来越多,现在对这方面做更多的探讨工作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七、纯现代风格。
纯现代风格的“纯”字是为了和其他变革型的现代风格作区别,是“单纯”的意思。既是单纯,也就是不受如何传统风格的约束和影响,甚至为了突出这种“单纯”而往往采取特立独行、天马行空的手法,所以纯现代风格是最能发挥设计师创意的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尤其受海归派欢迎,因为那里是现代文化的发源地,纯现代风格的景观作品很多,可以参考借鉴的成熟作品也不少,抱着一种提升民族设计水平往国际化靠拢的良好目的,他们对中国景观设计思想的现代化、国际化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
而因为其天马行空的特色,往往也很受国内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设计师的青睐,因为没有市场经验的设计师最不喜欢受束缚,也还不懂得设计是为客户服务的道理,他们常常把设计当做单纯的艺术创作,只顾个人爱好而不顾客户感受,所以只会做纯现代风格的设计师往往给人一种不着边际的感觉,其作品常常在客户的要求下七改八改,到否是自己的设计作品也不知道了,设计师也常常被客户折腾到连最后的修改热情都失去了。设计师是否成为悲剧,关注客户需要是一门不得不认真对待的功课,千万不要被“现代”两个字弄迷糊了!
这是一种最能发挥设计师创意的风格,这也是一种最说不清的风格,更是一种最具开创性和挑战性的风格,因此没有设计师不喜欢它的,但是能否做好就看各人的功力了。
无论是哪一种风格,我们都应该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做,毕竟社会是发展的,文化也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既要把老祖宗的精华发扬光大,更要在先人的基础上探索求新,这是文化的属性,也是历史的必然。历史把美化人居环境的这份重担放在我们这些景观设计师的肩上,我们就要竭尽全力,对每一个项目都要精耕细作,这样才能不负历史使命,也才能真正发挥设计师的人生价值。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 景观设计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 景观设计 前些年盛行的欧陆设计风格使得国内的景观设计大量模仿甚至抄袭国外设计作品,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出了很多异国风情的居住区及商业区,有时甚至让人迷茫,咱们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去哪了?为什么要硬生生地照搬异国的文化?在这些文化盛行的期间,很多崇尚中国文化的人找不到属于自己心灵深处的家。自从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诞生,将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得以充分地释放,“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也随着它的诞生而逐渐走向成熟并被大众所青睐。什么是“新中式”景观设计呢?“新中式”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的邂逅,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它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 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造园手法的应用新中式景观设计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万科第五园运用现代简洁的景墙窗框,将广阔的水景及对面的建筑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并将动态的琴声飘扬的小舟纳入使人坐在园中,透过景窗欣赏美景,聆听乐曲,如临仙境。框景手法的应用加大了景深效果,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图1)。奥运村南北四个大门采用障景的造园手法,分别用彩陶文化、青铜文化、漆文化、玉文化的叠水影壁将美景置于其后,达到欲扬先抑的景观效果(图2)。西安曲江华府充分运用了借景的造园手法,利用廊架开辟赏景透视线,有意识地把远处的电视塔远借入到园内的视野中来,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图3)。奥运村南北景观主轴上,在景观廊架里能观赏到影壁墙,在影壁墙处又可观赏到廊架,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的造园手法为对景,应用对景的手法,丰富了观景内容(图4)。万科第五园运用漏景的造园手法丰富了景观层次,现代简洁的实墙与漏墙虚实结合,竹子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图5)。图1 框景手法的运用图2 障景手法的运用图3 借景手法的运用图4 对景手法的运用图5 漏景手法的运用图6 红、黄、灰色在大门上的运用图7 红、黄、木原色在构筑物上的运用图8 灰色、木原色在铺装上的运用图9 黑、白色的运用图10 灰色在铺装上的运用图11 绿色在植物色彩上的运用“新中式”色彩的选择 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还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黑色,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的表情,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中国红、琉璃黄一般用于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景观建筑上,突显崇高、喜庆、祥和的氛围;长城灰主要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景观建筑、座椅等小品上,来突显景观宁静、典雅的氛围;玉脂白主要用于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吉祥如意的景观氛围;国槐绿主要用于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点缀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宁静、优雅的氛围做好铺垫;黑色常用于铺装、小品、廊架、亭等,营造沉稳、内敛的空间氛围;木原色是体现自然的色彩,与灰色、白色等搭配通常用铺装、临水栏杆、小品构架等,体现“新中式”景观设计沿袭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北京奥运村大门及构架上分别用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木原色营造了崇高、尊贵、祥和、喜庆的入口氛围(图6、7);万科第五园用长城灰、木原色在铺装上和谐共存,对铺装纹理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及拼合,形成有机的铺装纹样(图8);用黑色做花池、白色饰墙面及散置地面,形成宁静纯洁的空间(图9)。西安曲江华府铺装全部选用深灰与浅灰的分隔,为营造宁静、典雅的氛围打好底色(图10)。万科第五园植物色彩以绿色为基调,杜绝大量的色叶植物的应用,营造清新、清爽的景观环境(图11)。中国传统符号的应用中国传统符号种类很多,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有十二干支纪法;有甲骨文、象形文字;有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中国结、窗花、剪纸、生肖、祥云、日、月、山、火、云、水、太极、金乌等;有福、禄、寿等吉祥文字;还有中国传统的宝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万科第五园小庭院内用抽象的窗花图案镶挂于实墙上与漏窗形成虚实强烈对比(图12);西安曲江华府在入户的门头悬挂饰有福禄寿等文字的灯笼及入户铺装上采用蝙蝠、寿及祥云纹样,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祝福及祈盼(图13、14)。奥运村四个区域分别用不同的窗花图案出现在座凳、屏风、草坪灯等小品上,来体现四个区域各自的特色,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迹(图15)。图12 窗花图案的虚实运用图13 福、禄、寿等文字的运用图14 福、寿、祥云图案的运用图15 窗花图案的运用图16 植物的远近关系处理图17 简洁的植物空间图18 植物与水系结合图19 竹子与建筑的结合植物空间的营造 “新中式”景观植物设计区别于中国古典园林植物设计的特点在于,它更为简洁明朗,古典园林植物种植以自然形、多层次多品种植物混植,而“新中式”景观植物种植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齐的植物相配合种植,植物层次较少,多为二至三层,一般为乔木层+地被层+草坪或大灌木+草坪等形式,品种选择也较少。“新中式”景观植物设计区别于欧式景观植物设计的特点在于,欧式景观植物种植多采用修剪整齐色彩鲜艳的植物作主基调,而新中式则主要采用自然与修剪植物相结合,色彩以绿色为主色调,是中国古典园林与欧式园林种植设计手法的结合,营造现代、简洁的植物空间的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植物选择枝杆修长、叶片飘逸、花小色淡的种类为主,如:竹、水石榕、垂柳、桂花、芭蕉、迎春、菖蒲、水葱、鸢尾、马蔺等植物,营造简洁、明净而富有中国文化意境的植物空间。万科第五园,以竹为基调,配以连翘、鸡蛋花、水石榕、菖蒲、葱兰、蜘蛛兰等,营造宁静、飘逸的空间。在售楼处近处的竹子与中景的鸡蛋花及远景用规则种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构成远、中、近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图16)。在万科书院内庭用修剪整齐的连翘与飘逸的水石榕共同构成简洁、现代的读书及赏景空间(图17)。在水系与建筑连接处,用菖蒲、水葱等软化建筑与水面生硬的交接关系,丰富了水系的倒影,增添的空间层次(图18)。两建筑之间相邻只有6米左右的空间,用竹子可以打破建筑单纯白色的立面效果,对两建筑的视线污染也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对狭窄空间起到分隔空间效果(图19)。“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中式” 景观设计是现代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邂逅、碰撞的结晶,人们在崇尚异国文化后,心灵得以回归,转而皈依自己的传统文化,这就使得“新中式”景观设计得以诞生,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被广大民众所追捧。
现代中式景观雕塑是指在现代背景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风格的一种景观雕塑形式。它通过雕塑的形式、题材、材料和表现手法,营造出独特的中式风格,为城市公园、广场、街道等公共空间增添了艺术氛围和文化内涵。
在形式上,现代中式景观雕塑常常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人物、动植物等元素进行创作,兼具现代感与传统风格的结合。雕塑作品多以立体形式呈现,有的是巨型雕塑,有的是群雕或系列作品,使整体布局更加丰富多样。
在题材上,现代中式景观雕塑主题多样化,既有表现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题材,如孔子、唐代诗人等,也有表现现代社会生活的当代题材,如城市市民、工人等。这些题材既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又体现了现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和价值观念。
在材料上,现代中式景观雕塑常常采用金属、石材、玻璃等现代材料,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现代艺术的特色。也有部分作品使用传统材料,如青石、木材等,以突出中式文化的传统色彩和质感。
在表现手法上,现代中式景观雕塑强调线条的流畅与曲线的韵律,注重整体的和谐与比例的美感。它们通过雕刻、拼接、漆彩等工艺,使作品更富有动感和艺术效果。也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灯光、音乐等,使作品在夜间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现代中式景观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丰富了城市空间的艺术景观,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现代社会的多元化。
现代中式景观雕塑是指在现代艺术风格下创作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景观雕塑作品。它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旨在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现代中式景观雕塑的创作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文化元素:景观雕塑作品通常会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形象或象征,如龙、凤、狮子等。这些元素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作品更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
2. 技术创新:现代中式景观雕塑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技术创新,采用现代材料和雕塑技巧,以实现更加精细和生动的表现效果。雕塑作品也注重与环境的结合,通过光影效果、材质选择等手法来营造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3. 融入时代元素:现代中式景观雕塑不仅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还会融入时代的元素。可以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和艺术语言来传达当代人们的审美追求,使作品更具时代感。
4. 环境意识:现代中式景观雕塑在创作中注重对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作品的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其更好地融入到自然或城市景观中。
现代中式景观雕塑作品通常可以见于公园、庭院、广场等公共场所,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这些雕塑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够让人与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产生共鸣,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现代艺术的精髓。
一、传统欧陆风格。
传统欧陆风格是针对欧洲各国的不同风格的一种总称,主要有英伦风格、地中海风格、法国风格、西班牙风格等,有时候也把美式风格包含进去。传统欧陆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基本传承传统欧陆建筑中的皇家贵族气派,以厚重、圆润、贵气为主要特点,从十年前开始流行,到今天大部分的高端楼盘里依然是被采用最多的一种风格。因为其必须传承传统元素的缘故,基本都是在原有的框框里打转,鲜有创新的作品,所以这也是一种最保守的风格,一如英国皇室一样,无论外面的世界怎么变?都二十一世纪了,但为了那份皇家的贵族气质,英国人依然固我的推崇他们的女皇陛下。
二、现代欧陆风格。
这是一种既要追求欧陆风格中的贵族气质,又要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两面派风格,在面对高收入中青年人群的房地产楼盘中使用最多。其特点是继续保留传统欧陆风格中那种厚重、贵气的特点,同时又把那些繁复的线条适当简化,融入一些现代简约美的气息,而那些最能体现皇家气派的传统人物雕塑就基本去掉,取代他们的是一些线条简洁、造型唯美的现代雕塑,特别厚重的花瓶栏杆也基本会换上铁艺栏杆或者图案更简单的木栏杆,这样的设计其实是一种变革型的设计,其设计特点是保留为主、创新为辅,目的是为了适应更多的年轻人群的欣赏品味。由于现代审美品味的变革给景观设计师提供了一定的创新空间,因此这是目前正在发展当中的一种设计风格。
三、传统东南亚风格。
传统东南亚风格就是沿用东南亚风格中的基本景观元素,而这些景观元素也非常受当地的建筑风格影响,因此传统东南亚风格的景观设计是与建筑密切结合的一种设计,园林建筑就是缩小版的主体建筑,因此建筑与景观园林基本融为一体,热带风情味特别浓。
东南亚风格其实并非一种独立发展而来的风格,在它的文化底蕴里你可以发现中国的建筑元素,也能找到欧洲大陆的一些符号。因为东南亚一直受中国古代泱泱大国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国的建筑元素难免深入而近代东南亚国家又普遍遭到欧洲国家的侵略,成为其殖民地,因此在长期的殖民地历史中,殖民国家的文化符号也渐渐进入这些国家的文化里面,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逐渐发展到东南亚风格就以其东西方文化兼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风格流派了。在中国南方地区,因为气候特点与东南亚比较接近,所以这种能体现亚热带风情的风格最受欢迎,无论是住宅还是酒店都广泛应用。
四、现代东南亚风格。
与现代欧陆风格一样,在一种传统味道很浓的风格前面增加“现代”两个字,都是为了摆脱传统风格中太过古典、不符合现代人审美情操的元素,增加一些能体现现代品味的元素,东南亚风格同样如此。只是因为其独特的亚热带风情味比较浓,而且采用这种风格的楼盘目的还是为了突出这种风情味,所以无论怎么“现代化”,那些最能体现风情味的元素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也不能改的,改了就不是东南亚风格了。比如水中树池、雕塑喷泉、园林式游泳池、镂空景墙、陶罐等等,少了这些东西,就很难体现东南亚风格的韵味,很容易给人感觉空有一个框架而已,只有骨头没有肉的东西是很难使人引起审美的共鸣的。无论设计师如何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去创新,如何把握创新的度也是很有挑战的,这方面中国的设计师还处在一个不断进步的阶段,远未到成熟的地步。
五、传统中式风格。
这是一个国人最爱有常常最容易产生批评的风格。作为中国人,谁不想把老祖宗的精华发扬光大?何况在园林设计这个领域,中国的苏州园林、北京皇家园林和广东的岭南园林还是名扬天下的,今天的许多景观设计作品,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古典园林的理念和手法的影响,只是因为风格上的改头换面而一时看不出来而已。
但老祖宗的东西,毕竟适应的还是那个年代的思想文化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很不一样,建筑的外形及内部空间更是相差千里之遥,照搬传统中式的风格,常常给人一种老古董的感觉,而且因为现代人的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已经很难象我们的祖先那样,对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精心设计、用心摆弄,所以做出来的作品容易产生只有形象没有意境的结果,被人诟病是难免的了。目前传统中式的应用还是比较少的,因为中式风格的建筑毕竟还没有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六、现代中式风格。
现代中式作为目前越来越被注意和探索的景观设计风格,已经有了一些作品出来,最经典的探索是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但这个项目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创新把握的比较好,而景观部分则更多的是传承,只是在空间上为了适应博物馆的公建性质,打破了传统苏州园林的小巧精致,进行了更多大气的简洁构图。
现代中式风格的楼盘不多,而且市场公认比较成熟的更少,比较有名的万科第五园也被认为是探索性产品。我们老祖宗的文化在当时的世界可谓是登峰造极,无出其二。但到了老祖宗的东西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却很难判断,因此对于如何传承老祖宗的精髓,又不要带进那些不合时宜的糟粕,目前大多数设计师还不能很好的把握,实在说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去钻研老祖宗的精髓,并且发现其糟粕,然后才有机会谈如何传承及发展。
因此现代中式风格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种设计尝试,但这种尝试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我们中国的设计师无法回避、也必须承担起来的历史任务。而且相信随着市场的发展,对于现代中式风格的作品需求也会越来越多,现在对这方面做更多的探讨工作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七、纯现代风格。
纯现代风格的“纯”字是为了和其他变革型的现代风格作区别,是“单纯”的意思。既是单纯,也就是不受如何传统风格的约束和影响,甚至为了突出这种“单纯”而往往采取特立独行、天马行空的手法,所以纯现代风格是最能发挥设计师创意的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尤其受海归派欢迎,因为那里是现代文化的发源地,纯现代风格的景观作品很多,可以参考借鉴的成熟作品也不少,抱着一种提升民族设计水平往国际化靠拢的良好目的,他们对中国景观设计思想的现代化、国际化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
而因为其天马行空的特色,往往也很受国内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设计师的青睐,因为没有市场经验的设计师最不喜欢受束缚,也还不懂得设计是为客户服务的道理,他们常常把设计当做单纯的艺术创作,只顾个人爱好而不顾客户感受,所以只会做纯现代风格的设计师往往给人一种不着边际的感觉,其作品常常在客户的要求下七改八改,到否是自己的设计作品也不知道了,设计师也常常被客户折腾到连最后的修改热情都失去了。设计师是否成为悲剧,关注客户需要是一门不得不认真对待的功课,千万不要被“现代”两个字弄迷糊了!
这是一种最能发挥设计师创意的风格,这也是一种最说不清的风格,更是一种最具开创性和挑战性的风格,因此没有设计师不喜欢它的,但是能否做好就看各人的功力了。
无论是哪一种风格,我们都应该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做,毕竟社会是发展的,文化也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既要把老祖宗的精华发扬光大,更要在先人的基础上探索求新,这是文化的属性,也是历史的必然。历史把美化人居环境的这份重担放在我们这些景观设计师的肩上,我们就要竭尽全力,对每一个项目都要精耕细作,这样才能不负历史使命,也才能真正发挥设计师的人生价值。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英伦风情
风格特征:通常传统英式园林形成于17世纪布郎式园林基础之上,并不断加以发展变化,撒满落叶的草地、自然起伏的草坡、高大乔木,有着自然草岸的宁静水面,具有欧式特征的建筑与庭院点缀于其间,洋溢出一种世外桃园般田园生活的欧陆风情,成本250-400元/平方米,适用于低容积率、最好无地库顶板的低层大中型项目。 一般元素:阳光草坪、造型灌木、鲜花水系、喷泉、英式
廊柱、英式雕塑、英式花架、景观小品、皇家林荫道、英式柱廊、雕塑、广场、花坛、蔷薇花篱、独特的景观轴线,规则工整的英式园林,洋溢经典的英伦风雅。
特 点:水系、喷泉、英式廊柱、英式雕塑、英式花架等景观小品;并有机结合地块的天然高差进行景区转换和植物高低层次的布局,形成明显浪漫的英伦情调和坡式园林景观特点。大气、浪漫、简洁,是对欧式风格的综合化和简约化。丰富的自然:森林、草原、沼泽、溪流、大湖、草地、灌木、参天大树,构成了广阔景观。 景观特征:
1、喜欢建造哥特式的小建筑和模仿中世纪风格的废墟、残迹。
2、喜用茅屋、村舍、山洞和瀑布等更具野性的景观作为造园元素。大胆采用异域情调的景观元素,如丘园(Kew Garden)的中国式塔以及其他画意式园林中喜用的中国式山洞。
3、具有时代特点的玻璃温室,种植各地的名木异卉和奇花异草;
4、常在草地上设置不规则的花坛,以各种鲜花密植在一起,花期、颜色和株形均经过仔细的搭配;树木也注意其高矮、冠型、姿态和四季的变化,巧加搭配。 景观特点:
1、把自然与人工做了明确的划分,建筑成为风景的点缀。
2、大量运用水系、喷泉、英式廊柱、英式雕塑、英式花架、精心布局的植物迷宫等景观小品;有机结合地块的天然高差进行景区转换和植物高低层次的布局,形成明显浪漫的英伦情调和坡式园林景观特点。
3、常常模拟自然界中的森林、草甸、沼泽等不同景观,结合园林中不同的地形、水体、道路来组织园林景观,以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自然美。
必备元素:河流、树木、花草、山石、标识、铁艺、雕塑、廊柱等 植物特色:
1、杜鹃:在英国园林中极为普遍。杜鹃品种很多,姿态、花色各具千秋,其花期也互相交错,把这些千姿百态的杜鹃配植成园,占尽春光。
2、蔷薇和蔷薇带:英国园林中最常见的蔷薇园。蔷薇类花灌木往往还植于园路和透景线的两侧,形成蔷薇花径(带) 3、花坛:常呈大片种植,或带状种植。常用的球根类有:郁金香,水仙类,风信子类;一年生花坛植物有:金盏菊、雏菊,万寿菊等。
古典意大利
风格特征:在经历罗马帝国与文艺复兴二次波澜壮阔的洗礼之后,意大利景观以无比华丽壮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气势恢宏的建筑、精工细琢的雕塑、华丽无比的细部,洋溢着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是最有代表性且最具显著地位的欧式风格,成本300-500元/平方米,适用于打造精品欧式风格的大中型项目。 一般元素:台地、雕塑、喷泉、台阶水瀑、整型植物。
特 点:由于意大利半岛的三面濒海,多山地丘陵,因而其园林建造在斜坡上。在沿山坡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了以层层的台地、喷泉、雕塑等,植物采用黄杨或树组成花纹图案树坛,突出常绿树而少用鲜花。
景观设计可以从事以下职业:
1、 设计院、所的专业设计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者。
2、 专业学校和大专院校的专业教育工作者。
3、 景观设计员(师)国际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者。
4、国家政府主管部门的公务人员。
5、企事业单位的环境景观建设管理部门的工作者。
6、城市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环境建设工作者。
7、 施工企业的景观建设施工和施工管理工作者。
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推进,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景观设计的热潮。沿着改革开放的足迹,景观建设已经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师的需求日益提高。目前已有上万计的设计人员从事景观设计工作,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各大城市,尤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为多。景观设计师从事的工作领域涉及环境景观建设的诸多要素,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它的专业及核心是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其相关专业及知识包括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艺术、建筑学、园林工程学、植物学等等。 由于景观设计专业长期包含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诸专业设计之中,从事景观设计专业的人员资格参差不齐,影响了景观建设的质量提升。规范景观设计的职业标准,极大地有利于我国景观建设的发展,缩短我国城市建设与国际城市建设的差距,提升我国设计人员国际交流的起点。
景观设计,是指风景与园林的规划设计,它的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与规划,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景观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设计)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其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大小山丘、古树名木、石头、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观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园林绿化、艺术小品、商贸集市、建构筑物、广场等。这些景观要素为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必须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系统组织,并且结合风水使其形成完整和谐的景观体系,有序的空间形态。景观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把中国传统风格融合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 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
中国传统符号种类很多,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还有中国传统的宝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
1. 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还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黑色,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的表情,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2. 中国红、琉璃黄一般用于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景观建筑上,突显崇高、喜庆、祥和的氛围。3. 长城灰主要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景观建筑、座椅等小品上,来突显景观宁静、典雅的氛围。4. 玉脂白主要用于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吉祥如意的景观氛围。5. 国槐绿主要用于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点缀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宁静、优雅的氛围做好铺垫。6. 黑色常用于铺装、小品、廊架、亭等,营造沉稳、内敛的空间氛围。7. 木原色是体现自然的色彩,与灰色、白色等搭配通常用铺装、临水栏杆、小品构架等,体现新中式景观设计沿袭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1. 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2. 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3. 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4. 有十二干支纪法5. 有甲骨文、象形文字6. 有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中国结、窗花、剪纸、生肖、祥云、日、月、山、火、云、水、太极、金乌7. 有福、禄、寿等吉祥文字8. 还有中国传统的宝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1. 新中式景观植物设计区别于中国古典园林植物设计的特点在于,它更为简洁明朗,古典园林植物种植以自然形、多层次、多品种植物混植,而新中式景观植物种植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齐的植物相配合种植,植物层次较少,多为二至三层,一般为“乔木层+地被层+草坪或大灌木”等形式,品种选择也较少。2. 新中式景观植物设计区别于欧式景观植物设计的特点在于,欧式景观植物种植多采用修剪整齐色彩鲜艳的植物作主基调,而新中式则主要采用自然与修剪植物相结合,色彩以绿色为主色调,是中国古典园林与欧式园林种植设计手法的结合,营造现代、简洁的植物空间的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3. 植物选择枝杆修长、叶片飘逸、花小色淡的种类为主,如:竹、水石榕、垂柳、桂花、芭蕉、迎春、菖蒲、水葱、鸢尾、马蔺等植物,营造简洁、明净而富有中国文化意境的植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