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 (2分)
首先使用拉伸方法对二维拉丁字母进行处理的艺术家是 。C
A.
卡尔· 斯提耶勒
B.
基斯·哈林
C.
罗伯特·印第安纳
2.
【单选题】 (2分)
琳达 · 博蒙特的作品《 》除了能动公共艺术的标签,还兼具多重身份,首先它是一件紧密依托机场环境的作品。更应看作是针对机场这一特定环境的公共艺术设计 A
A.
转动的轮子
B.
滑流
C.
Jump
3.
【单选题】 (2分)
2010年落成于于英国默西河(Mersey River)畔,由Tonkin Liu事务所设计。B
A.
《云门》(Cloud Gate)
B.
《未来之花》(Future Flower)
C.
《Hand》
4.
【单选题】 (2分)
罗伯特 · 史密森在1970年的代表作 。A
A.
《螺旋形防波堤》
B.
《昭和的海》
C.
《螺旋形山丘》
5.
【单选题】 (2分)
1970年,关根伸夫以 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并一举成名。作品高度抛光的不锈钢象征人力与文明,未经雕琢的巨石象征自然,两者形成强烈对比。C
A.
《友爱的碑》
B.
《行走的石》
C.
《空相》
6.
【单选题】 (2分)
在2012年西安举办的世园会上约瑟 · 简思奇创作新的现代雕塑 。C
A.
“黑熊觅食”
B.
“浮木马”
C.
“树枝马”
7.
【单选题】 (2分)
《声波》呈现深浅不一的 ,富于变化。A
A.
紫色
B.
红色
C.
绿色
8.
【单选题】 (2分)
(作品名称)是理查德·提平在探索诗歌与文字之间联系方面的一次探索,综合体现了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二维公共艺术在传承传统和探索未来方面取得的新成绩。C
A.
《释放》(RELEASE)
B.
《猎隼》(Falcons)
C.
《水印》(Watermark)
9.
【单选题】 (2分)
《掩埋的自行车》在颜色选择上,为了区别于公园内屈米设计的红色小建筑,作品还选择了 为主色调。A
A.
蓝色
B.
黄色
C.
绿色
10.
【单选题】 (2分)
是奥登博格创作于2010年以后的最后一件现成品公共艺术。C
A.
图钉
B.
大扫帚
C.
油画火炬
11.
【单选题】 (2分)
2010年,由威尔士艺术家创作的二维公共艺术 ,落成于卡迪夫岸边一座新开放的桥上。A
A.
《海滩上的肖像画》
B.
《北方天使》
C.
《Kelpies》
12.
【单选题】 (2分)
日裔美籍艺术大师野口勇的作品, (作品名称)既是一件具有凝重造型感的雕塑,也是一座功能完善的漩涡形滑梯,现在已经成为该公园知名度最高的景点。B
A.
《第一国家银行建筑的雕塑》
B.
《黑色滑道曼特拉》
C.
《和平公园》
13.
【单选题】 (2分)
B 标志着像素化艺术在一个规模空前领域的采用,并成为圣何塞机场的标志之一,也深受硅谷当地社区居民喜爱。B
A.
“Miller”啤酒3d户外广告牌
B.
《Hand》
C.
《消融的列车》
14.
【单选题】 (2分)
日本艺术家丰田丰位于日本北海道天监郡丰富町自然公园的 C ,作者就充分运用了高度抛光的不锈钢面凹面与周边环境融合,反映了高超的加工工艺。C
A.
《行走的石》
B.
《友爱的碑》
C.
《宇宙空间》
15.
【单选题】 (2分)
奥登博格的 A 位于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中。这也是奥登博格系列公共艺术作品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组。A
A.
掩埋的自行车
B.
大扫帚
C.
油画火炬
16.
【单选题】 (2分)
2014年,在维多利亚波弗特的 Rainbow Serpant节日上,互动设计公司ENESS精心打造了一个大型的互动光影音乐装置 B 。B
A.
《Nautilus》
B.
《LightScraper》
C.
《Kelpies》
17.
【单选题】 (2分)
《未来之花》使用寻常可及的 作为基本材料,用多组镂空金属片编成花状。A
A.
软钢
B.
铝合金
C.
硬钢
18.
【单选题】 (2分)
7000棵橡树”计划成为具有反思传统的欧洲艺术家,在 的框架下完成的最具生态意义的公共艺术作品之一。B
A.
浪漫主义
B.
新现实主义
C.
现实主义
19.
【单选题】 (2分)
2011年,由LIKE设计事务所(LIKEarchitects,)设计的 在葡萄牙里斯本落成,作为圣诞节临时性景观A
A.
“冰晶树”
B.
“水晶树”
C.
“圣诞树”
20.
【单选题】 (2分)
能够将声光装置集成到跷跷板这种有悠久历史的游乐设施中,并将人的互动与声光关联,充分体现创意的巨大力量。C
A.
《声光跷跷板》
B.
《跷跷板》
C.
《灯光跷跷板》
21
【多选题】 (3分)
二维公共艺术是利用绘画、 等方式,赋予二维图像以三维体积的公共艺术设计方式。BC
A.
构成
B.
厚度拉伸
C.
剪影
22
【多选题】 (3分)
《平衡》综合采用了现成品公共艺术设计的各种手段,做到将 和历史思考结合起来,达到了东方国家类似艺术的较高水平。BC
A.
形态结构
B.
形式美感
C.
艺术氛围
23
【多选题】 (3分)
关根伸夫留下了 等优秀作品。ABC
A.
《行走的石》
B.
《友爱的碑》
C.
《昭和的海》
24
【多选题】 (3分)
《雨之舞》是两件作品组成一组的能动设施。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关系,有时是互为 ,有时互为 ,还有时是对对方的回复。AC
A.
镜像
B.
对比
C.
补充
25
【多选题】 (3分)
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公共艺术由于新技术的介入和新观念的成熟,分化出了主要的发展路径,有: ABC
A.
单纯关注技术
B.
注重原生态材料
C.
警示公众注意
26
【多选题】 (3分)
日本艺术家利用不锈钢等材料反射特性进行创作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主要有以下哪几个原因 AB
A.
日本环境雕塑尺度普遍较小
B.
日本有发达的金属加工业
C.
日本较早推动了“百分比计划”
27
【多选题】 (3分)
纪念碑的建设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大多采用 和 为主要材料。AC
A.
青铜
B.
玻璃
C.
石材
28
【多选题】 (3分)
2010年后,澳大利亚本土艺术家 和 两位女艺术家合作完成了优秀的能动公共艺术作品。BC
A.
克里斯坦 · 穆勒(Christian Moeller)
B.
珍妮弗·塔尔平(Jennifer Turpin )
C.
麦克琳·克劳福德( Michaelie Crawford)
29
【多选题】 (3分)
通过对反射公共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近年来最新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在未来的发展明显具有三点趋势,即: 。ABC
A.
内敛
B.
发散
C.
务实
30
【多选题】 (3分)
《循环》综合了 等最全面的互动手段,体现了当代公共艺术在形式创新、互动与体验方面的最新成就,对其他国家的设计极具启迪意义。ABC
A.
声
B.
物理接触
C.
光
31
【判断题】 (2分)
巴黎的热气球可以通过改变大小使空气质量可视化。A
A.
错
B.
对
32
【判断题】 (2分)
法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推出了“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从“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场地”、“就地取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五个方面对美国现有建筑进行科学有效的生态评估,B
A.
对
B.
错
33
【判断题】 (2分)
声光互动公共艺术是世界公共艺术大家族中最新的成员,特指以声、光为主要手段与公众展开互动的新型公共艺术。A
A.
对
B.
错
34
【判断题】 (2分)
奥登博格从作品《晾衣夹》开始,也逐渐明确并强化了他一生坚持的创作原则:艺术价值存在于任何普通工业品中,复制是一种“创作手段”。A
A.
错
B.
对
35
【判断题】 (2分)
“轻环境”甚至已经成为美国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B
A.
对
B.
错
36
【判断题】 (2分)
随着传统意义上的能动公共艺术与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的逐渐分化,能动公共艺术的概念逐渐变得纯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技术复杂度的门槛,因此并不一定诞生于工业基础雄厚的大国或发达国家。B
A.
对
B.
错
37
【判断题】 (2分)
2014年,由荷兰建筑事物所UN Studio在上海新天地商场门前完成的“镜廊”。其在形式上融合了建筑、雕塑、景观等。
A.
错
B.
对
38
【判断题】 (2分)
“凤凰之花”并没有加入太阳能或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
A.
错
B.
对
39
【判断题】 (2分)
奥登博格的《掩埋的自行车》在综合考虑了公园场地的广阔面积后,奥登伯格决定作品应具有较大尺度并由露出地表的实体和地下的虚空部分按自行车的特定结构组成,这也是公共艺术设计中“笔断意连”方法的绝佳体现。A
A.
对
B.
错
40
【判断题】 (2分)
《your big face》可以理解为近年来交互技术在公共艺术中使用的一次大胆但不够成熟的尝试。A
A.
对
B.
错
41
【判断题】 (2分)
1940年出生的阿康齐素以不羁的想象力著称,善于打破艺术门类的局限,兼具雕塑、景观、设施身份于一身的《天地的面庞》系列就是其代表作。B
A.
对
B.
错
42
【判断题】 (2分)
欧洲无疑是反射型公共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特别是在法国。A
A.
对
B.
错
43
【判断题】 (2分)
运用不锈钢反射特性进行创作的日本公共艺术品数量很少。A
A.
错
B.
对
44
【判断题】 (2分)
史密斯是一个有着美国工人外表,自己挥动焊枪的艺术大师,他也被称为“一个表现现代(美国)工业文明本质的艺术家”。B
A.
错
B.
对
45
【判断题】 (2分)
2013年在丹麦胡姆勒拜克(Humlebaek, Denmark)举行了“未来绿色建筑展”的展品。B
A.
对
B.
错
46
【判断题】 (2分)
《未来之花》的艺术效果很大程度上来自高精度金属加工工艺和计算机模数化设计。B
A.
错
B.
对
47
【判断题】 (2分)
《凤凰之花》用富于亲和力的蓝色树脂路面代替了以前那种单一、无可选择的路线,给人以更为放松和减少敌意的心理感受。B
A.
对
B.
错
48
【判断题】 (2分)
安藤忠雄的作品非常有特色,相当大一部分作品均命名为《我的天空洞》。A
A.
错
B.
对
49
【判断题】 (2分)
设计师在“未来绿色建筑展”中采用了常见的莫比乌斯环造型,以此象征着生物周期。A
A.
对
B.
错
50
【判断题】 (2分)
《云门》被誉为“游客磁铁”。B
A.
错
B.
对
大学是人才的摇篮,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荟萃之地,其校园景观就是它品格最直接的表达载体。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推行的是专才教育,过分重视大学生狭窄的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综合素质教育,这种教育理念通过不断的校园建设反映在校园面貌上则往往过于强调理性而缺乏人文气息的体现,过于强调人工的元素而缺乏自然生态的景观,校园景观单调刻板。人与环境的认知整合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虽然说校园规划与景观的好坏未必能直接导致学生的成才,但一座景色宜人、充满自然与生态气息的校园肯定可以给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提供正面的影响,本文正是探讨雕塑这种艺术应用手法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一、雕塑的概念雕塑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活动之一。《辞海雕塑条》是这样给雕塑定义的:“雕塑以各种可塑(如粘土)或可雕可刻的(如金属、石、木等)材料,制作出各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 人类最早的雕塑活动是把人自身的形象作为表现的中心。这种对于人的关注,一直贯穿于整个雕塑艺术的历史,并在不同的时期里加入了各自丰富多彩的时代特征。随着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材料的丰富化、空间意识的转变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雕塑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现代雕塑被给予了新的定义,即是用雕、刻、塑以及堆、焊、敲击、编制等手段制作三维空间形象的艺术,雕塑不再仅仅是环境的装饰与点缀,而是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其本身就是一个崭新的“景观”。景观学的发展促使了雕塑必须与环境相融合,这种“文化景观”“的发展使景观雕塑也就应运而生。随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水平不断的提高,景观雕塑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大学校园景观特点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基础上的大学校园,是通过外在物质构成要素的形态来反映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如社会、经济、民族宗教、文化、自然环境、工程技术水准以及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等。概括起来,这些影响因素可分为自然、人文和社会三大类。这三类影响因素中的各因子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最终决定了大学校园的环境景观形态。1、自然环境对校园环境而言,除了学术性是各个校园的共同点之外,各大学都十分注重形成自己的校园特色。在制约校园景观特色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自然条件,创造适宜的校园环境。谈到自然条件,我们不难想到自然界中包含的四种基本物质:木、水、岩石和土壤,它们在一起能够形成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合成物。这些合成物体的种类是如此之多,以至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对景观设计师来说,复杂的自然条件是设计根基,无论做何种设计都必须考虑建筑及其环境、地形、方位、道路和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必须注意气候强加给环境的诸多影响,以及土地、植被、水和建筑材料等等彼此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自然与人共相协调的校园环境景观。2、人文因素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人而用、为师生服务。这里的人文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者,另一方面是校园环境景观的使用者。人文因素可以说是对校园空间环境的塑造影响最大的方面。大学是知识与文化传播的殿堂,文化背景对校园环境景观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含蓄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总会在世界各大学校园的环境景观形态上留有痕迹。从中国古代传统的“礼制”到近代美国对“自由、民主”的崇尚,从建国初期的“高、大、全”到当代的“开放、效率、集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种种观念成为了定位校园环境景观形态的参照系,也为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定下了基调。3、社会因素我国建国初期,大学校园建设受政治、经济影响仍然很大。校园规划、建筑单体和环境景观形态都有着清晰的时代烙印。前苏联曾是我国各行业发展的楷模,在校园建设方面也不例外,莫斯科大学成为了我国50年代兴建的大学校园的范本。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许多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形态都十分雷同。随着国家中央权利的下放与分散,高校条块分割的隶属关系逐渐得到“松绑”,学校的自主权日益增大。因此校园规划设计应具有更大的弹性。在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既要充分考虑用地性质和景观结构的生长与变化,在景观设计上又要具备适用性、灵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三、雕塑艺术手法的运用雕塑及各类艺术小品是建筑外环境中的重要艺术景观设施。对于点缀和烘托气氛,增添场所的文化气息和时代风格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校园中的雕塑,犹如玉盘上的珍珠,往往是校园中最丰富生气的景点,重要的雕塑可以成为校园文化最凝练的标志,是大学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雕塑常常作为某一空间环境的视觉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吸引人群休息,交往,在吸引的交往空间中它又常常作为教育的手段,增加校园文化韵味。雕塑在设计上从如下几个方面主要方面入手:1、选题校园雕塑主题的选定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主题的选择须视设置的目的,环境的特点,校园的历史及人们的审美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 雕塑内容很多,它们功能简明、体量小巧、造型新颖。既与广大师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又对美化环境、提高校园景观品质有重要意义。它们一方面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另一方面又是人们观赏景观的所在。设计校园雕塑的主题时,要考虑其自身的造型的艺术性;同时还要尊重校园的历史文脉,反映出每个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还应处理好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建筑的关系以及与植物的配置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在校园中“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形成美好的意境。在我国很多具有历史传统的老校都有独特的景观小品来体现其深厚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例如:北京大学一些体现北大景观风格的雕塑,使得北大景观风格与北大人文精神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营造出了一个具有深厚东方文化底蕴又具丰富现代感的生态校园;南京大学在逸夫楼前的空地上安置了“孺子牛”雕塑,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知识,并懂得奉献于人民的精神。一些新建的学校也很注重雕塑体现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如中央美术学院把雕塑放置在教学建筑楼前既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又使现代与历史水乳交融。在这种艺术环境当中,各种景观小品与建筑、庭院、绿地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气氛;真正地做到了使学生们的身心受到熏陶。2、形式形式有抽象与具象之分,具象的雕塑较易为人们所接受理解,而抽象的雕塑常常会比具象的雕塑寓意更为深刻,更能激发人们的联想,启发人们的思维,成功的雕塑往往与环境或是协调或是对比,或是呼应,除了自身比例关系,色调关系,材质工艺关系的协调外,应力求与校园环境统一和谐,力求与大学的历史和未来联系,力求与校园环境的主流精神的所有者沟通,并为之服务。一方面在形式上应避免单一和空泛,在表现手法上力求创新,在空间处理上应保持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在风格上应应体现各校特色。另一方面,校园雕塑的坐落位置也要有选择,使之适得其所,尤其要慎重考虑校庆纪念物的性质,位置,不能见缝插针,否则,会流于浅薄,庸俗。雕塑与其他环境艺术品一样,与环境的关系不能只着眼于个别作品的美,必须充分考虑这个环境层面中所有建筑和物品的空间形式,随着主体的活动在时间序列展开构成的总的形象和节奉,创造整体环境的美。3、材料历史每次对材料的变化和新材料的应用都将雕塑的发展向前推进一大步。当前由于人文主义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重新认识,新的观点得以显出,布朗库西的雕塑创作发现了材质美的独立的审美内涵,为现代雕塑开辟了一个新的环境,特别是受海德格尔哲学的影响,塑雕家更加重视雕塑的“物”的意义,在传统雕塑中、题材、形式决定材料的选择。在现代景观雕塑中,材质肌理诱导形式的产生。材质可以作为表现的主题,材质是激发雕塑家灵感的契机,随着雕塑家对材质表现可能性的探索不断深化,材质表现也具有了丰富的审美内涵,如果说传统艺术的美感来源于造型和色彩的表现,那么现代雕塑的美感更多的源于材质的表现。从最原始的石材、木头、陶瓷等硬质材料,到现在各种金属、玻璃等各种高科技材料,无不体现了雕塑水平的提高和审美的变化。大学校园作为社会思想的前沿,针对不同院校的特点,创新性的运用材料,往往会起到事半工倍的效果。4、照明随着社会的开放发展,大学校园的夜生活日益活跃,夜间的大学景观己成为校园面貌的重要组成方面。景观雕塑的风采如何能从白昼延伸到夜晚,便是景观雕塑照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对雕塑来说,不能要求每个部分都平均照亮,而要对正、侧、背面,分别为主光和辅助光的不同亮度,分出体面的立体感。如能有附近的高层建筑上的投射光,以侧顶光为主光最好,对人物雕塑尤为如些,浮雕作品的照明最忌正面投射。需用斜侧光,才能强调出起伏的体积感。景观雕塑的不同材质和色泽,需要用不同的照射方法和不同的光源。不锈钢或钦合金材质有强烈的反光性能,更多地是反射出环境的光线和色泽,可随季节和时辰的变化而变化。如用强烈灯光从四面直接投射,到处都是辉点而显得凌乱,又容易暴露表面的任何微小疵点和不平整。应在环境照明的基础上,有重点的投射。对于灰褐色的材质如砂岩、花岗岩等,宜用橙黄调的高压钠灯。而用于红蓝绿色系的铜、着色钢则必须用显色性好的复金属灯。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把背景墙面照亮,使雕塑显出剪影轮廓的装饰效果。四、结语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雕塑运用可以提高大学校园本身的育人环境和文化品味,也可以提高大学所在城市的景观品质和文化内涵,培养大学生对大学校园形成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我们应敏感地意识到,雕塑是如此紧紧地把校园环境与建设、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因此如何利用雕塑来记录大学的人文历史和塑造环境,来反映当代文明的成果,来展示美好的理想,就成为我们每一个景观设计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和应承担的重任。
公共景观雕塑案例分析是指对特定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在分析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场所选择:分析该雕塑作品所处的公共场所的背景和特点,例如城市街道、公园、广场等。
2. 雕塑主题:分析该雕塑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是否与场所和社区的历史、文化、环境等相关联?
3. 雕塑形式:分析雕塑的形式和技法,例如是抽象还是具象,是独立立体作品还是与其他元素结合的装置雕塑。
4. 艺术家/设计师:探讨雕塑作品的创作者是谁,他们的背景、风格和艺术理念。
5. 受众反应:调查和分析公众对该雕塑作品的反应和感受。雕塑作品是否成功地融入场所,是否引起了公众的共鸣和讨论?
6. 维护和保护:分析该雕塑作品的维护和保护情况,包括定期维修和清洁的频率、安全保障、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7. 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探讨该雕塑作品对城市形象和品牌建设的影响。是否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标志,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吸引力?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公共景观雕塑作品的背后故事、意义和影响,为公共景观设计和雕塑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公共景观雕塑案例分析是指对特定的公共景观雕塑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的过程。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回答:
公共景观雕塑案例分析通常包括对雕塑的背景、设计理念、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建造过程、材料选择等方面的分析。这种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雕塑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并从中获得对艺术家创作的深入洞察。
在进行公共景观雕塑案例分析时,首先需要了解雕塑的背景信息,包括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雕塑作品在特定环境中的意义和价值。
需要对雕塑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这包括了解艺术家对雕塑的主题和风格的选择,以及他们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通过分析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雕塑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了解雕塑的建造过程也是重要的。这包括了解艺术家使用的材料和技术,以及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困难。通过了解这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决策和工艺选择。
需要对雕塑的影响和价值进行评估。这包括分析雕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它对公众产生的情感和认知的影响。还需要考虑雕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并评估其对公共空间的丰富和美化的贡献。
公共景观雕塑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雕塑作品,并从中获得对艺术家和创作过程的深入了解。它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和管理公共景观雕塑的价值和影响,从而为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1.
【单选题】 (2分)
首先使用拉伸方法对二维拉丁字母进行处理的艺术家是 。C
A.
卡尔· 斯提耶勒
B.
基斯·哈林
C.
罗伯特·印第安纳
2.
【单选题】 (2分)
琳达 · 博蒙特的作品《 》除了能动公共艺术的标签,还兼具多重身份,首先它是一件紧密依托机场环境的作品。更应看作是针对机场这一特定环境的公共艺术设计 A
A.
转动的轮子
B.
滑流
C.
Jump
3.
【单选题】 (2分)
2010年落成于于英国默西河(Mersey River)畔,由Tonkin Liu事务所设计。B
A.
《云门》(Cloud Gate)
B.
《未来之花》(Future Flower)
C.
《Hand》
4.
【单选题】 (2分)
罗伯特 · 史密森在1970年的代表作 。A
A.
《螺旋形防波堤》
B.
《昭和的海》
C.
《螺旋形山丘》
5.
【单选题】 (2分)
1970年,关根伸夫以 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并一举成名。作品高度抛光的不锈钢象征人力与文明,未经雕琢的巨石象征自然,两者形成强烈对比。C
A.
《友爱的碑》
B.
《行走的石》
C.
《空相》
6.
【单选题】 (2分)
在2012年西安举办的世园会上约瑟 · 简思奇创作新的现代雕塑 。C
A.
“黑熊觅食”
B.
“浮木马”
C.
“树枝马”
7.
【单选题】 (2分)
《声波》呈现深浅不一的 ,富于变化。A
A.
紫色
B.
红色
C.
绿色
8.
【单选题】 (2分)
(作品名称)是理查德·提平在探索诗歌与文字之间联系方面的一次探索,综合体现了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二维公共艺术在传承传统和探索未来方面取得的新成绩。C
A.
《释放》(RELEASE)
B.
《猎隼》(Falcons)
C.
《水印》(Watermark)
9.
【单选题】 (2分)
《掩埋的自行车》在颜色选择上,为了区别于公园内屈米设计的红色小建筑,作品还选择了 为主色调。A
A.
蓝色
B.
黄色
C.
绿色
10.
【单选题】 (2分)
是奥登博格创作于2010年以后的最后一件现成品公共艺术。C
A.
图钉
B.
大扫帚
C.
油画火炬
11.
【单选题】 (2分)
2010年,由威尔士艺术家创作的二维公共艺术 ,落成于卡迪夫岸边一座新开放的桥上。A
A.
《海滩上的肖像画》
B.
《北方天使》
C.
《Kelpies》
12.
【单选题】 (2分)
日裔美籍艺术大师野口勇的作品, (作品名称)既是一件具有凝重造型感的雕塑,也是一座功能完善的漩涡形滑梯,现在已经成为该公园知名度最高的景点。B
A.
《第一国家银行建筑的雕塑》
B.
《黑色滑道曼特拉》
C.
《和平公园》
13.
【单选题】 (2分)
B 标志着像素化艺术在一个规模空前领域的采用,并成为圣何塞机场的标志之一,也深受硅谷当地社区居民喜爱。B
A.
“Miller”啤酒3d户外广告牌
B.
《Hand》
C.
《消融的列车》
14.
【单选题】 (2分)
日本艺术家丰田丰位于日本北海道天监郡丰富町自然公园的 C ,作者就充分运用了高度抛光的不锈钢面凹面与周边环境融合,反映了高超的加工工艺。C
A.
《行走的石》
B.
《友爱的碑》
C.
《宇宙空间》
15.
【单选题】 (2分)
奥登博格的 A 位于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中。这也是奥登博格系列公共艺术作品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组。A
A.
掩埋的自行车
B.
大扫帚
C.
油画火炬
16.
【单选题】 (2分)
2014年,在维多利亚波弗特的 Rainbow Serpant节日上,互动设计公司ENESS精心打造了一个大型的互动光影音乐装置 B 。B
A.
《Nautilus》
B.
《LightScraper》
C.
《Kelpies》
17.
【单选题】 (2分)
《未来之花》使用寻常可及的 作为基本材料,用多组镂空金属片编成花状。A
A.
软钢
B.
铝合金
C.
硬钢
18.
【单选题】 (2分)
7000棵橡树”计划成为具有反思传统的欧洲艺术家,在 的框架下完成的最具生态意义的公共艺术作品之一。B
A.
浪漫主义
B.
新现实主义
C.
现实主义
19.
【单选题】 (2分)
2011年,由LIKE设计事务所(LIKEarchitects,)设计的 在葡萄牙里斯本落成,作为圣诞节临时性景观A
A.
“冰晶树”
B.
“水晶树”
C.
“圣诞树”
20.
【单选题】 (2分)
能够将声光装置集成到跷跷板这种有悠久历史的游乐设施中,并将人的互动与声光关联,充分体现创意的巨大力量。C
A.
《声光跷跷板》
B.
《跷跷板》
C.
《灯光跷跷板》
21
【多选题】 (3分)
二维公共艺术是利用绘画、 等方式,赋予二维图像以三维体积的公共艺术设计方式。BC
A.
构成
B.
厚度拉伸
C.
剪影
22
【多选题】 (3分)
《平衡》综合采用了现成品公共艺术设计的各种手段,做到将 和历史思考结合起来,达到了东方国家类似艺术的较高水平。BC
A.
形态结构
B.
形式美感
C.
艺术氛围
23
【多选题】 (3分)
关根伸夫留下了 等优秀作品。ABC
A.
《行走的石》
B.
《友爱的碑》
C.
《昭和的海》
24
【多选题】 (3分)
《雨之舞》是两件作品组成一组的能动设施。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关系,有时是互为 ,有时互为 ,还有时是对对方的回复。AC
A.
镜像
B.
对比
C.
补充
25
【多选题】 (3分)
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公共艺术由于新技术的介入和新观念的成熟,分化出了主要的发展路径,有: ABC
A.
单纯关注技术
B.
注重原生态材料
C.
警示公众注意
26
【多选题】 (3分)
日本艺术家利用不锈钢等材料反射特性进行创作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主要有以下哪几个原因 AB
A.
日本环境雕塑尺度普遍较小
B.
日本有发达的金属加工业
C.
日本较早推动了“百分比计划”
27
【多选题】 (3分)
纪念碑的建设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大多采用 和 为主要材料。AC
A.
青铜
B.
玻璃
C.
石材
28
【多选题】 (3分)
2010年后,澳大利亚本土艺术家 和 两位女艺术家合作完成了优秀的能动公共艺术作品。BC
A.
克里斯坦 · 穆勒(Christian Moeller)
B.
珍妮弗·塔尔平(Jennifer Turpin )
C.
麦克琳·克劳福德( Michaelie Crawford)
29
【多选题】 (3分)
通过对反射公共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近年来最新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在未来的发展明显具有三点趋势,即: 。ABC
A.
内敛
B.
发散
C.
务实
30
【多选题】 (3分)
《循环》综合了 等最全面的互动手段,体现了当代公共艺术在形式创新、互动与体验方面的最新成就,对其他国家的设计极具启迪意义。ABC
A.
声
B.
物理接触
C.
光
31
【判断题】 (2分)
巴黎的热气球可以通过改变大小使空气质量可视化。A
A.
错
B.
对
32
【判断题】 (2分)
法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推出了“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从“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场地”、“就地取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五个方面对美国现有建筑进行科学有效的生态评估,B
A.
对
B.
错
33
【判断题】 (2分)
声光互动公共艺术是世界公共艺术大家族中最新的成员,特指以声、光为主要手段与公众展开互动的新型公共艺术。A
A.
对
B.
错
34
【判断题】 (2分)
奥登博格从作品《晾衣夹》开始,也逐渐明确并强化了他一生坚持的创作原则:艺术价值存在于任何普通工业品中,复制是一种“创作手段”。A
A.
错
B.
对
35
【判断题】 (2分)
“轻环境”甚至已经成为美国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B
A.
对
B.
错
36
【判断题】 (2分)
随着传统意义上的能动公共艺术与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的逐渐分化,能动公共艺术的概念逐渐变得纯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技术复杂度的门槛,因此并不一定诞生于工业基础雄厚的大国或发达国家。B
A.
对
B.
错
37
【判断题】 (2分)
2014年,由荷兰建筑事物所UN Studio在上海新天地商场门前完成的“镜廊”。其在形式上融合了建筑、雕塑、景观等。
A.
错
B.
对
38
【判断题】 (2分)
“凤凰之花”并没有加入太阳能或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
A.
错
B.
对
39
【判断题】 (2分)
奥登博格的《掩埋的自行车》在综合考虑了公园场地的广阔面积后,奥登伯格决定作品应具有较大尺度并由露出地表的实体和地下的虚空部分按自行车的特定结构组成,这也是公共艺术设计中“笔断意连”方法的绝佳体现。A
A.
对
B.
错
40
【判断题】 (2分)
《your big face》可以理解为近年来交互技术在公共艺术中使用的一次大胆但不够成熟的尝试。A
A.
对
B.
错
41
【判断题】 (2分)
1940年出生的阿康齐素以不羁的想象力著称,善于打破艺术门类的局限,兼具雕塑、景观、设施身份于一身的《天地的面庞》系列就是其代表作。B
A.
对
B.
错
42
【判断题】 (2分)
欧洲无疑是反射型公共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特别是在法国。A
A.
对
B.
错
43
【判断题】 (2分)
运用不锈钢反射特性进行创作的日本公共艺术品数量很少。A
A.
错
B.
对
44
【判断题】 (2分)
史密斯是一个有着美国工人外表,自己挥动焊枪的艺术大师,他也被称为“一个表现现代(美国)工业文明本质的艺术家”。B
A.
错
B.
对
45
【判断题】 (2分)
2013年在丹麦胡姆勒拜克(Humlebaek, Denmark)举行了“未来绿色建筑展”的展品。B
A.
对
B.
错
46
【判断题】 (2分)
《未来之花》的艺术效果很大程度上来自高精度金属加工工艺和计算机模数化设计。B
A.
错
B.
对
47
【判断题】 (2分)
《凤凰之花》用富于亲和力的蓝色树脂路面代替了以前那种单一、无可选择的路线,给人以更为放松和减少敌意的心理感受。B
A.
对
B.
错
48
【判断题】 (2分)
安藤忠雄的作品非常有特色,相当大一部分作品均命名为《我的天空洞》。A
A.
错
B.
对
49
【判断题】 (2分)
设计师在“未来绿色建筑展”中采用了常见的莫比乌斯环造型,以此象征着生物周期。A
A.
对
B.
错
50
【判断题】 (2分)
《云门》被誉为“游客磁铁”。B
A.
错
B.
对
雕塑在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景观雕塑是整个景观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雕塑与周围的其他景观要素共同构成整体的景观设计,在进行景观雕塑设计时要通盘考虑景观的主题、功能、历史文化、风俗、周围建筑等等因素,还要考虑景观中的声、光、电等因素对雕塑的影响,这些所有周围环境因素构成了雕塑设计的要点。我在这里就整理了一些关于雕塑在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景观雕塑基座设计有四种基本类:碑式、座式、台式和平式。 1、碑式 大多数是指基座的高度超过塑的高度,建筑要素为主体,基座设计几乎就是一个完整纪念物主体,而雕塑只是起点题的作用。因而碑的设计就是重点内容。哈尔滨防汛胜利纪念碑就是采用圆弧槽线的西洋古典柱身的造型,用环形青铜束腰的过渡处理,使上部立雕与下部浮雕取得统一的效果。 2、座式 这是指景观雕塑本身在与基座的高度比例基本采用与1:1的相近关系。这种比例是景观雕塑古典时期主要样式之一。这种比例能使景观雕塑艺术形象表现得充分、得体。 座式基座过去多用古典式样。中国古典的基座采用须弥座,各部的比例以及构成非常严密和庄重。中国农业展览馆前广场雕塑群基座彩简化的古典须弥座,但这种基座形式在现代景观雕塑基座中应用越来越少。武汉东湖的屈原纪念碑的基座设计采用了比较简洁的构图手法,形似宝瓶并在基座中央设计一个云纹浮雕,含蓄地表现了屈原的“天问”意境。 国外以古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柱式基座手法为主,也有采用古典基座加墙身及檐口的三段式构图。许多古典的雕塑纪念碑的基座都是从这些结构演变而来。英国的瓦特纪念碑、德国歌德与席勒纪念碑的基座都是从古典式样中演变出来的。 俄罗斯莫斯科的“自由”纪念碑骑马雕像同基座的比例就是1:1。普希金纪念碑像与基座比例也是1:1。 现代景观雕塑的基座应处理得更为简洁。以适应现代环境设计特征和建筑人文环境特征。 3、台式 这是指雕塑的高度与基座的高度的比例在1:0.5以下,呈现扁平结构的基座。这种基座的艺术效果是近人的、亲近的。亨利·摩尔的许多室外雕塑采用了台式基座。他在伦敦所作的“三个站立的形体”基座高不及雕塑高的六分之一。在瑞典作的“两个斜靠的形体”的基座只有60cm高,几乎与地面相平。 运用台式实例还有哥本哈根的'安徒生雕塑,安置于街道的绿荫之中。 4、平式 平式基座主要是指没有基座处理的,不显露的基座形式。因为它一般安置广场在面、草坪或水面之上。显得比较自由、平易,易与环境融合。 景观雕塑基座的设计虽然归纳为以上四类,但实际设计实践中应灵活运用。 景观雕塑的平面设计有几种基本类型: (一)中心式 景观雕塑处于环境中央位置。具有全方位的观察视角,在平面设计时注意人流特点。 (二)丁字式 景观雕塑在环境一端,有明显的方向性,视角为180度。气势宏伟、庄重。 (三)通过式 景观雕塑处于人流线路一侧,虽然有180度观察视角方位,但不如丁字式显得庄重。比较合适于小型装饰性景观雕塑的布置。 (四)对位式 二、景观雕塑设计问题。 第一、所处的景观场所: 雕塑根据所在的景观场所性质,来决定所要表现的主题和表现形式。 第二、位置的选择: 雕塑在景观中的位置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雕塑的体量尺度。2.观赏的角度。3.光线的朝向。 第三、尺度、色彩、材料、表现手法: 尺度、材料和表现手法这些注意事项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在这里对雕塑的色彩简要说明一下。雕塑的色彩不但与主题形象有关,而且还与雕塑周围的景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是雕塑的背景,对雕塑起着对比烘托的作用。 第四、体现时代感: 雕塑要具有时代感,它反映着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审美趋向,应当体现时代的精神。 第五、表现地域特色文化和历史风俗: 雕塑艺术放置在公共空间内,它不仅具有长久的景观意义,还有文化和教育意义。雕塑艺术要肩负起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历史文化、宣传地域特色的特殊使命。 第六、大众的互动性: 现代的公共空间内设计的雕塑都比较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与大众的互动性。雕塑不再像以往使用各种设备把大众拒之千里了,而是提倡大众的主动参与。给大众创造能够参与其中的条件,让游玩的人们能够接近雕塑艺术,使人们和雕塑、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在考虑这个因素时,要注意雕塑对人们的安全性的保护,避免尖角造型的出现。 ;
雕塑与环境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上,雕塑一直作为环境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一传统依然保留。与其它类型的环境相比,雕塑在居住区环境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它的形式与位置,以及数量的多少都对整个居住区环境气氛的营造有着重要作用。居住区环境与其它类型的环境不同,它更加着重于创造出一个人们愿意交流、充满活力的场所。所以其中的雕塑也应顺应这一主题。 雕塑是住区小环境的点缀,但它不是仅作为独立的装饰品而存在。它应尽量提供给人们一种开放的心境去与他一块儿观赏、使用的人进行交流。这时雕塑成为一种道具,它的目的是让它服务的群体使用的过程中去发现彼此的共同点,去沟通与交流,而不是仅仅作为独立于人之外的风景。 正是人们的相互交流和丰富的激情感受构成了富于生机的社会生活。只要有人的存在,无论在建筑内,在居住小区,在城市中心,还是在其他娱乐场所,人及其他的活动总是吸引着另外一些人。人们被另外一些人所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的周围,新的活动又会萌发。人们总是愿意到有东西看,有事情发生的地方去。如果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荒芜凄凉,一条充满活力,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也就是说,人是城市空间中最好的风景线。这对于居住区环境中的雕塑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即在设计中考虑的着重点在于创造富有活力的场环境。场在这里不单指雕塑本身,还指由雕塑和雕塑四周所组成的空间,还指不同具体摆放点的雕塑之间形成的无形空间。 雕塑要做到增进居住区环境的活力,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大多数人参与到雕塑去观看它,去触摸它,去倾听它,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使用它,在使用与参与中促进人们的交流。因此这在雕塑主题的选择上要仔细斟酌,因为居住区环境中不同于其它类型的环境,在于它的温馨亲切的气氛的塑造。这显然与商业环境的热闹、办公环境的明亮、政府大楼的庄严等是不同的。所以这里雕塑所要表达的题材应以人们所熟悉的,所关心的和所喜爱的为主,让人们在这一题材上愿意说、有话可说、甚至是不得不说,在人们的述说中交流也就开始了。在创造性地使用雕塑上,小孩是最好的例子,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小孩在雕塑上爬上爬下,雕塑往往被他们当作了一个大玩具而已。 在另一方面,居住区环境可分为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四个层次。私密空间一般指住宅户内空间和自家的阳台、平台和院子;半私密空间一般指住宅群落围合的,属于围合住宅院落的住宅居民的住宅院落空间;半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几个群落共同构筑的,属于这些住宅群落居民共同拥有的街坊、居住小区、或居住区外部空间;公共空间一般指归属于城市空间的居住区或城市外部空间。基于以上的空间分析,在雕塑设计时,属于不同的空间类型的雕塑在手法、尺度和主题的选择上都应有不同的表现,其具体的考虑点为以下几点。 (1)在每一空间领域中的雕塑其主题应与该空间的文化内涵相契合。如在居住区环境中建一纪念性的雕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合适的。一般都以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 (2)在针对不同的空间塑造中,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生活空间的尺度、围合程度和通达性,建造不同尺度大小、不同比例与不同造型的雕塑。私密性越强,尺度越小,围合感宜强,通达性宜弱。如民间匠人经常对传统四合院进门时的照壁精雕细刻,究其原因也就是其内的空间是完全的半私密空间。它是只供院内的居民所使用的,它应与其外的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相区别。另一方面,公共性越强,尺度越大,围合感宜弱,通达性宜强。如小区内的集中绿地,一般都设计得较开敞,四通八达,所以其中的雕塑设计要考虑到人们进入绿地的各个方向的视觉感受,以及远观和近视的不同效果,因而一般都设计的较大型。 (3)雕塑也可作为两个不同空间的分隔手段之一。这时雕塑起到了一种空间向另一种空间过渡的节点的作用。它应该向人们说明的是其内的空间是特定的一部分人所拥有的,而这部分人之外的不鼓励进入,这时雕塑起到了门的作用,但又不仅仅像门那样绝对的拒绝。这是一种很暖昧的关系,在造型与尺度,和主题的选择上都有更高的要求。 值得强调的是,在居住区环境中的雕塑设计上与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但要求其主题与小区建筑文化主题一致,雕塑尺度大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关键在于社区美学品质的营造。
问题一:景观工程的内容简介 全书除了语言精练、图文并茂之外,还重点突出实际操作、实践步骤并提供详尽实用的技术资料,附有成套的工程设计图纸,力求丰富、实用、可操作性强。《景观工程:设计、制图与实例》既可作为广大从事景观工程设计人员的良好自学指导用书,也可作为景观设计专业、环境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在校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问题二:房地产项目概况怎么写? 名门世家,书香府邸翰林官邸是河北冀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现代高质量生活居所。项目位于赞皇县城南环路以北、新开街以西,北依高坡,北高南低,是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项目紧邻南环路和新开街两条城市主干道,交通便捷,出行便利。项目外部景观设计采用北欧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大都市风情。大型休闲广场、花坛、雕塑、叠水、欧式廊亭等丰富的地中海园林元素点缀园中,丰富了社区周边的休闲和观景空间。5星级物管贴心服务,让您的生活在舒心安全的同时尽显身份的尊贵与雍容。小区内部分为四个组团:及第苑、尚书苑、翰林苑和御景苑。建筑主体由六栋多层、三栋小高层和一栋高层组成,多种户型可供选择。户型为91O--160O,具有良好的朝向、通风结构,宽敞明亮、动静分离。身居于此,让您尽享田园般的怡然生活。周边有南关小学、南街小学、赞皇中学、赞皇镇中学、赞皇县第一中学、赞皇职教中心,共六所学校,让您享受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更是人文环境,书香馥郁,演绎华夏文化。同时小区附近的赞皇中医院以及4家社区门诊,为您的就医提供便利;万利福超市、各类商业门店,购物、消费十分便利;紧邻的新开街和南环路是赞皇的两条主干道,可直达全县任何一个乡镇,出行便捷。居住在这里,可以既能享受都市生活的便利,又没有闹市的拥堵与喧嚣。或许,我们不能为子孙留下不尽的财富,却可以从翰林官邸开启显赫尊贵的人生,永世绵延这是我的项目的一个概况,你可以看一下,希望可以帮到你! 问题三:景观设计现状分析主要分析哪些方面 学生本科阶段的课程设计时主要画3个 1个交通分析 1个节点分析也叫景点分析 1个功能分区, 但是如果区招投标啊 参加实际项目就可能非常多,先调查分析在设计很重要,至少国外设计周期长,是这样做的,供参考的有区位分析,土壤分析,水文分析,植被分析,气候,文化分析,交通,人流,需求分析,,,尽善尽美。 问题四:风景园林设计的概述 设计说明书: 设计概述 设计分析: 建筑规划布局分析、景观设计条件分析等设计前分析,周边竞品项目案例分析,设计概念演绎等。 总平面图: 包含主题定位、彩色总平面、功能、空间、道路交通、景点布置、视线分析等 竖向设计: 设计地形标高、建筑道路及水面的标高关系,主要景观轴线剖面图 各分区景观平面图: 需表达清楚项目的总体景观及各节点效果 景点效果图: 主要景点的设计效果图及景点意向图片(配文字说明) 绿化景观分析: 软景概念,表达空间关系、色彩关系、群落关系、标志树种位置、栽植效果意向等 问题五:景观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2、工程概况;3、做法说明;4、质量标准等。 问题六:建筑的项目简介怎样写 我有个例子 建筑设计说明 项目背景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的城镇建设突飞猛进。80年代开始扩展,近年继续拉大城市框架,进一步丰满城市形象。2005年共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心城区实施“东延北扩西改”战略,建立“四纵四横”道路骨架。已建成大溪中学、新世界国际大酒店、十六层信用社大楼,目前31层皇家花园和25层荷兰花园正在加紧建设中。今年加大投入,对镇 *** 广场、河滨公园、城区主干道一级公路的两侧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使大溪初展小城市风姿。 由于温岭市铁路站场建设涉及到下洋张村全村拆迁,根据大溪镇下洋张村村民公寓式住宅建设安置办法,特制定此项目解决方案。 一.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 大溪位于浙江省温岭市西北端。东毗泽国,南邻温峤,西接乐清大荆,北交黄岩、路桥,是台州市与温州市的交接处,距温岭市区14.5公里。镇区面积129平方公里,辖5个管理区,110个村(居)。常住人口12.1万人。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16元;工业总产值154.2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2.22亿元。大溪镇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试点单位,国家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浙江省中心镇。并荣获“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水泵之乡”称号。 2.基地位置 本项目位与温岭市大溪镇西环路东侧,温岙溪以南,下洋张村B地块,总用地面积4.11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0120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为80864平方米,配套公建面积为20336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7+1层,为二类高层建筑。 二.总平面布置 1.交通组织 根据规划条件,两侧建筑后退中间32米规划道路不少与6.5米,规划用地因此被分割为东西两个区块,主入口设置于规划道路与规划用地红线南侧交接处,沿规划用地红线南侧设置一条12米宽小区主要道路(暂明为同赋路), 沿狐形转角处延伸到地块北侧,并向东延伸到东面地块,成为小区主要通行道路,沿此路分别在东西两侧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并在中段位置设置一条小区次级道路(暂名为凤鸣路)贯通南北,在凤鸣路上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使人与车有效的得以分流。沿规划用地红线的西侧设置4.5米宽机动车单行道路(暂名银屏巷),北侧设置6米宽双车道(暂名滨水巷),由此使整个小区的建筑群体可以由机动车道路环通,方便人们出行。除此以外,在中心绿地上面设置了若干条蜿蜒曲折的游步道,配合沿路的景观,使小区更具品质感。 根据交通组织关系,小区由西向东分为四个组团,暂名为天水苑、叠翠苑、上林苑、云溪苑。 2.功能布置 根据规划要求,此项目的建筑分为住宅与配套公建两大功能,其中配套公建又分为商业与其他相关管理用房。为充分满足日照要求,本案住宅以高层板式建筑为主,西侧布置两栋点式住宅,地面1-2层为商业与其他相关管理用房,南北向道路两侧设置大型商业,环小区道路设置沿街小型商铺,中心组团中央设置大型公共绿地公园,从而使整个小区形成明显的动静分区,居住与商业有机结合。 3.空间与景观 为充分挖掘规划道路周边的商业价值,本案将规划道路沿线设计为大型商业景观带,以加深路人印象,达到城市标志性区域的目的。在整体空间布局上,东侧组团呈半开放形态布置,西侧点式商住楼呈开放姿态布置,配合部分绿化景观,使居住与商业得以平衡发展,中间组团基本呈环抱形布置,注重中心景观的营造,使之成为整个小区极具人气的公共活动场地 ,以提升小区的整体品质。 4.平面布局 为达到舒适的居住要求,充分考虑住户的南向采光,中心组团南侧布置119......>> 问题七:城市景观设计的概述 城市景观设计给人们留下较深刻印象的景观设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历史遗产,同时城市景观设计也要向前发展。 问题八:园林绿化工程技术标中工程概况如何写 工程概况就是简单阐述园林绿化的各工程要求,如工程地点位置、功能、苗木品种、道路、草坪及亮化等。 问题九:景观规划设计分哪些步骤 景观规划设计12个步骤: 1、 接受设计任务、基地实地踏勘,同时收集有关资料 作为一个建设项目的业主(俗称甲方)会邀请一家或几家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作为设计方(俗称乙方)在与业主初步接触时,要了解整个项目的概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特别要了解业主对这个项目的总体框架方向和基本实施内容。总体框架方向确定了这个项目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绿地,基本实施内容确定了绿地的服务对象。 2、 初步的总体构思及修改 基地现场收集资料后,就必须立即进行整理,归纳,以防遗忘那些较细小的却有较大影响因素的环节。在着手进行总体规划构思之前,必须认真阅读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或设计招标书)。在设计任务书中详细列出了业主对建设项目的各方面要求:总体定位性质、内容、投资规模、,技术经济相符控制及设计周期等。 3、 方案的第二次修改 文本的制作包装经过了初次修改后的规划构思,还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方案。设计人员此时应该虚心好学、集思广益,多渠道、多层次、多次数地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不但要向老设计师们请教方案的修改意见,而且还要虚心向中青年设计师们讨教,往往多请教讨教别人的设计经验,并与之交流、沟通,更能提高整个方案的新意与活力。 4、 业主的信息反馈业主拿到方案文本后,一般会在较短时间内给予一个答复。答复中会提出一些调整意见:包括修改、添删项目内容,投资规模的增减,用地范围的变动等。针对这些反馈信息,设计人员要在短时间内对方案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现在各设计单位电脑出图率已相当普及,因此局部的平面调整还是能较顺利按时完成的。而对于一些较大的变动,或者总体规划方向的大调整,则要化费较长一段时间进行方案调整,甚至推倒重做。对于业主的信息反馈,设计人员如能认真听取反馈意见,积极主动地完成调整方案,则会赢得业主的信赖,对今后的设计工作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设计人员如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或拖拖拉拉,不按规定日期提交调整方案,则会失去业主的信任,甚至失去这个项目的设计任务。 5、 方案设计评审会由有关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组,会集中一天或几天时间,进行一个专家评审(论证)会。出席会议的人员,除了各方面专家外,还有建设方领导,市、区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项目设计负责人和主要设计人员。作为设计方,项目负责人一定要结合项目的总体设计情况,在有限的一段时间内,将项目概况、总体设计定位、设计原则、设计内容、技术经济指标、总投资估算等诸多方面内容,向领导和专家们作一个全方位汇报。 6、 扩初设计评审会 设计者结合专家组方案评审意见,进行深入一步的扩大初步设计(简称扩初设计)。在扩初文本中,应该有更详细、更深入的总体规划平面、总体竖向设计平面、总体绿化设计平面、建筑小品的平、立、剖面(标注主要尺寸)。在地形特别复杂的地段,应该绘制详细的剖面图。 7、 基地的再次踏勘 施工图的设计(上)在园林规划设计步骤(一)中,我们谈到过基地的踏勘。这次所谈的基地的再次踏勘,至少有3点与前一次不同:1、参加人员范围的扩大。前一次是设计项目负责人和主要设计人,这一次必须增加建筑、结构、水、电等各专业的设计人员;2、踏勘深度的不同。前一次是粗勘,这一次是精勘;3、掌握最新、变化了的基地情况。前一次与这一次踏勘相隔较长一段时间,现场情况必定有了变化,我们必须找出对今后设计影响较大的变化因素,加以研究,然后调整随后进行的施工图设计。很多大工程,市、区重点工程,施工周期都相当紧促。往往最后竣工......>> 问题十:景观设计流程 从你表说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解说的前言就不好说了,不过从聘请雕刻公司的行动来讲,只能模模糊糊的了解到点相关景观制作操作的大致取向. 就景观设计的一般流程来说,我认为至少要这么些内容: 1,景观的涉地情况和景观匹配的建筑、建筑群体情况调查,景观投资成本划算; 2,景观主题与构成项目、内容、材料、型态风格、功能的取向; 3,策划由设计到交付的步骤。 *一般应包含:构思、表现、成型,交付办法。 4,景观设计构思------草图构思、立项平面图构思、模型图构思; *构思手段,因公司的操作模式或有不同,但不论订么手段、方法、途径,构思的内容要能反映出景观主题、思想、风格、审美的文化,能反映功能的特征,能传达明确的意图。 5,景观设计表现------定位表现方法、手段、途径,表现具体的造型,表现功能流程,表现相关景观的材料和色彩,推敲施工工艺、推敲施工过程,具体地丰富构思的内容,塑造主题思想和审美,塑造风格、塑造品位; 至于有那些公司参与,关键是看项目内容和表现途径去的。在所谓的扩初图这一步,对方通过了模型制作的办法来表现设计的项目,那么选一家好的雕刻公司是很可能的,由谁来比选,就看谁有能力把握最终的效果和谁来敲定最终的效果了,这个一般在洽谈的时候,在明确资金放投的合理的情况下,处理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大有专长个人和企业的。 ------项目内容不同,办法、手段和途径不同,设计参与的公司会有不同,有可能是平面设计公司、有可能钢结构制作公司、有可能玻璃、塑料制作公司、有可能雕刻公司、有可能包装印制公司、有可能建筑公司......等等不一而足,也有可能有特长的个人,这方面不好说了。 至于后期的景观施工嘛,也跟着项目设计走。------这其中会有园林植树育篱培花的、水泥石木制作的、给排水污电汽暖的...... 一般情况下,对方案对成本、主题风格审美文化把握由乙方出具一份涉及景观项目的小文书,完毕后组织施工分项要对质量把握好。 既然督办景观设计工作了,平时就多学学,多看看呗,祝办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