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卢浮宫抢劫案嫌疑人被起诉
导读:11月1日,巴黎检方的一则起诉消息,让上个月震动全球的卢浮宫抢劫案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一名38岁女性嫌疑人被正式以“有组织团伙盗窃从犯”“参与犯罪集团”两项罪名起诉,而另一名嫌
一卢浮宫抢劫案嫌疑人被起诉
11月1日,巴黎检方的一则起诉消息,让上个月震动全球的卢浮宫抢劫案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一名38岁女性嫌疑人被正式以“有组织团伙盗窃从犯”“参与犯罪集团”两项罪名起诉,而另一名嫌疑人也在当天被移送司法机关,等待后续起诉。这场涉及9件“价值不可估量”历史珠宝的案件,终于有了关键进展,但最核心的“珠宝下落”问题,仍悬而未决。
时间拉回10月19日清晨9点半,卢浮宫刚开启当日参观不久,数名蒙面人员突然闯入珠宝展厅。监控画面显示,嫌犯仅用3分钟就抢走了9件藏品:拿破仑时期的珍珠项链、镶钻胸针、蓝宝石耳环,以及欧仁妮皇后的鎏金皇冠。混乱中,嫌犯逃离时不慎遗落皇冠,目前已被警方找回,但其余8件珠宝——包括那串见证拿破仑与约瑟芬婚姻的珍珠项链——至今毫无音讯。
案件的“人证链条”正在逐步闭合:这名女性嫌疑人11月1日下午被带到巴黎轻罪法庭,检方明确要求对其“继续实行拘留”,理由是“案件涉及跨区域团伙作案,存在串供或潜逃风险”;另一名嫌疑人则在当天被警方从拘留所移送至检察院,即将进入起诉程序。此前被拘留的多名关联人员,其拘留程序已被解除,检方未透露具体原因,仅表示“部分人员未涉及核心犯罪行为”。
消息传出后,网友的讨论里藏着两种情绪:有人为“警方终于锁定嫌疑人”松了口气,留言“至少迈出了关键一步”;也有人盯着“8件珠宝失踪”的细节追问——“这些宝贝会不会被熔成金块?或者被藏到了国外?”“团伙还有多少人没落网?”甚至有网友翻出卢浮宫此前的“安保漏洞”旧事,质疑“为什么蒙面人能在几分钟内得手?”
对卢浮宫而言,这场抢劫的伤害远不止于“财产损失”:拿破仑时期的珍珠项链,是1804年他加冕称帝时送给约瑟芬的礼物,链身的每一颗珍珠都刻着“帝国元年”的印记;欧仁妮皇后的皇冠,镶嵌着2000颗钻石与100颗红宝石,是第二帝国时期珠宝工艺的巅峰之作。这些藏品不是普通的“奢侈品”,而是法国历史的“活档案”——如今8件失踪,就像一段写满细节的历史突然“被撕去几页”。
巴黎警方仍在围绕“团伙结构”“珠宝流向”展开调查,但案件的复杂性远超预期:嫌犯使用的车辆是被盗的租赁车,作案工具无指纹,甚至提前切断了展厅的监控线路。有法国媒体分析,“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文化盗窃’,背后可能有国际集团支持”。
从10月19日的“闪电抢劫”,到11月1日的“首次起诉”,卢浮宫抢劫案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全球目光。有人关心“嫌犯会被判多少年”,有人更在意“失踪的珠宝能不能找回来”——毕竟,对全人类来说,那些失踪的珍珠与钻石,不是“值钱的石头”,而是能触摸到的“历史温度”。
截至发稿前,巴黎检方未透露更多关于“团伙成员”或“珠宝线索”的信息,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关于“文化遗产”的争夺战,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