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国称张秋明职务身份不变
导读:10月23日晚,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世中国”)的一则声明,把“跨国企业在华运营的合规边界”话题推到了公众眼前——针对近期“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全球销售
安世中国称张秋明职务身份不变
10月23日晚,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世中国”)的一则声明,把“跨国企业在华运营的合规边界”话题推到了公众眼前——针对近期“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职务”的消息,中国区直接划出了“法律红线”。
作为安世半导体全球销售体系的核心管理者,张秋明近期突然被荷兰总部“一纸免职令”推上风口,但这一决定显然没被中国区认可。安世中国在声明里明确说:荷兰总部的单方面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言下之意很清楚——跨国企业的内部决策,得先过“中国法律”这关。
针对外界最关心的“张秋明还能不能代表安世中国”的问题,声明给了三颗“定心丸”:一是张秋明的职务身份“保持不变”,二是他在职权范围内的行为依然代表公司,三是安世中国的业务没受任何影响——从生产车间到销售终端,从客户合作到内部管理,全按原节奏运行。
“总部说了不算?”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这不是‘抗命’,是守规矩——在中国做生意,就得按中国法律来。”也有科技行业从业者分析:“安世中国的回应,其实是给所有跨国企业提了个醒:不管总部在哪,在华运营的底线是‘合规’。”
更耐人寻味的是声明里的“业务连续性”承诺。安世中国强调“完全有能力确保运营稳定”,潜台词是——就算总部有不同意见,中国区的业务也不会被“外部干扰”打乱。这种“以法律为依据、以市场为核心”的态度,让不少合作伙伴松了口气:“只要按规矩来,合作就能继续。”
其实从市场逻辑看,安世中国的回应早有伏笔。作为扎根中国多年的半导体企业,它比谁都清楚:在中国市场,“合规”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荷兰总部的决定或许有其内部考量,但在中国的土地上,“法律大于内部决策”是铁律——这不是“对抗”,是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的负责。
声明发布后,有网友总结得直白:“跨国公司想在中国赚钱,先得学会‘入乡随俗’。”而安世中国的这次回应,恰恰是用最直接的方式,把“守中国法”的常识,又讲了一遍。对企业来说,这或许就是最实在的“稳定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