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使用挥发性清洗剂被罚56万元

编辑:兆泰雕塑 浏览: 27

导读:合肥康盛管业的生产负责人张某最近总在车间里绕圈——机器轰鸣的冷凝车间里,曾经装废气装置的墙面上还留着螺丝孔,办公桌上的行政诉讼传票,把“56万元罚款”几个字映得格外清楚。

企业使用挥发性清洗剂被罚56万元

合肥康盛管业的生产负责人张某最近总在车间里绕圈——机器轰鸣的冷凝车间里,曾经装废气装置的墙面上还留着螺丝孔,办公桌上的行政诉讼传票,把“56万元罚款”几个字映得格外清楚。

事情始于2024年4月的一次检查。那天,合肥市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的执法人员推开车间门,直接问:“你们用的‘美沙克灵’清洗剂,是不是含二氯甲烷?”张某指着储存柜里的瓶子说:“这是合格产品,我们2017年就开始用了,从来没听说要办环评。”可等9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下来,他傻了:因为“涉二氯甲烷清洗剂项目未批先建、未装废气治理设施”,企业要罚56万,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各罚5万。

企业使用挥发性清洗剂被罚56万元

“我真的委屈!”张某翻出2017年的采购合同——当时二氯甲烷还没被列入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那时候合规的东西,怎么现在就违规了?”更让他不服的是,2022年公司办“翅片式蒸发器项目”环评时,明明写了“用清洗剂6.2吨/年”,只是没提具体成分,“我哪知道要写这么细?”

但环保部门的回应针锋相对。在行政复议答复里,他们强调:“作为排污单位,国家公开发布的法规你得自己查。”就算“美沙克灵”符合《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合格只是能用的门槛,用的时候必须装处理设施——这是硬性要求。”至于环评未写成分的问题,环保部门说,“没如实申报废气来源,等于隐瞒了关键风险。”

企业使用挥发性清洗剂被罚56万元

这场争议很快闹到法院。开庭时,张某拿出冷凝车间旧废气装置的照片:“我们其实装过类似抽油烟机的设备,只是后来整改拆了。”可环保部门的证据更扎实——2024年4月的检查笔录里,安环部部长徐某当场指认了未装设施的清洗机,法定代表人也没否认。

“企业的‘不知道’,不能抵消合规责任。”陕西省社科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的高博研究员说,“环保处罚看的是行为本身,不是主观故意——但如果企业及时整改,法院可能会酌减罚款。”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栾志强秘书长也提醒:“二氯甲烷是高毒VOCs,用之前一定要找专家算排放量,该报备的报备,该装设施的装,不能‘凭经验’来。”

企业使用挥发性清洗剂被罚56万元

张某还在等一审判决。他把环保法规手册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里面夹着一张便签:“下次办环评,一定要写清每一种成分。”车间里的“美沙克灵”已经换成了无挥发性清洗剂,可墙上的螺丝孔还在——那是这场“合规教训”的痕迹。

这场56万元的官司,其实给所有企业敲了个警钟:合规不是“一次性动作”,而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课”。你可以说“不知道”,但法律不会因为“不知道”,就放过任何一个踩红线的细节。毕竟,环保的底线,从来都是“先搞懂规则,再开始生产”。

#企业使用挥发性清洗剂被罚56万元(精选1)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
暂无数据

最新话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