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全运会吉祥物打卡世界级湾区
导读:最近刷到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的网友,八成都会被这俩圆滚滚的小家伙戳中萌点——灵动的背鳍翘成小月牙,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黑葡萄,连举着全运火炬的姿势都透着股子“我
跟着全运会吉祥物打卡世界级湾区
最近刷到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的网友,八成都会被这俩圆滚滚的小家伙戳中萌点——灵动的背鳍翘成小月牙,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黑葡萄,连举着全运火炬的姿势都透着股子“我最萌”的傲娇劲儿。但你知道吗?这对刚火出圈的“萌系顶流”,其实藏着粤港澳大湾区最“硬核”的生态密码。
昨天翻评论区时,有网友晒出张对比图:左边是“喜洋洋”的卡通形象,右边是真实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的照片,配文“原来吉祥物的‘本体’长这样!”没错,“喜洋洋”“乐融融”的原型,正是被誉为“海上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
对中华白海豚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小家伙有多“挑”——水质要清、食物要足、海域得少受人类活动干扰,简直是海洋生态的“活指标”。而粤港澳大湾区能成为它们的栖息地,本身就是份“生态成绩单”。
有珠海网友留言:“上周在情侣路海边散步,刚好碰到一群白海豚翻跃,其中一只还露出粉色腹部——那画面比动画片还美!”深圳家长说:“孩子看到吉祥物后追着问‘中华白海豚是不是真这么可爱?’,我带他去深圳湾生态展,他盯着标本看半小时,说‘以后要当保护志愿者’。”也有网友觉得“没必要想太多”:“吉祥物就是活跃气氛的,扯生态太矫情了吧?”但下面立马有人回怼:“用卡通形象让更多人知道白海豚,关注海洋生态,这矫情得值!”
其实我做记者时,曾跟着环保组织去珠江口拍过中华白海豚。2018年蹲三天才拍到一只灰色的(成年后会变粉色),去年再去时,不到半小时就看到三只,其中一只还带着小海豚——工作人员说,最近几年大湾区海域修复力度大,白海豚数量从2010年的1200只涨到了1800多只。你看,吉祥物的“萌”从来不是凭空来的,它是白海豚跃出水面的瞬间,是海水变清的痕迹,是大湾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践行。
有人说,吉祥物是“时代的表情”。从“冰墩墩”到“喜洋洋”“乐融融”,这些火出圈的形象背后,藏着我们对“美”的理解——不只是卡通的萌,更是生态的“活”、人与环境的“和”。下次看到这对小家伙时,不妨多想想背后的中华白海豚,想想大湾区的海,想想我们能为生态做的小事——毕竟最动人的“打卡”,从来不是拍张照片,而是读懂故事,然后一起守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