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9个新生儿就有1个在广东

编辑:兆泰雕塑 浏览: 131

导读:2024年全国出生954万宝宝,其中113.3万来自广东——算下来,每9个新生儿里,就有1个是“广东娃”。这已经是广东连续7年稳坐“全国第一生育大省”,更难得的是,它连续5年都是全国唯一一个

全国每9个新生儿就有1个在广东

2024年全国出生954万宝宝,其中113.3万来自广东——算下来,每9个新生儿里,就有1个是“广东娃”。这已经是广东连续7年稳坐“全国第一生育大省”,更难得的是,它连续5年都是全国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百万的省份。在全国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的背景下,广东这份“生育韧性”,藏在几个“贴到年轻人心坎里”的细节里。

政策给的“实在安全感”:从省到村的补贴,帮着解决“生不起”广东的生育支持从不是“画大饼”,而是把钱直接装进年轻父母的口袋。省级层面,3岁以下宝宝每孩每年能领3600元,连领3年;到了村里更“接地气”——东莞长安镇厦边社区,二孩家庭每月准时收300元,三孩是500元;广州白云南岭村,新婚夫妇领证就给4万“结婚红包”,生三孩再奖3万;东莞万江新村更直接,二孩奖1万、三孩奖2万,一次性到账。

“这钱够给娃买两罐奶粉,至少不用为这点小事发愁。”刚当爸爸的东莞张先生说,虽然补贴不多,但“实在感”比啥都强。除了钱,政策还解决“带娃难”:子女3岁内,父母每年各有10天育儿假;生育保险打破“缴满1年才能用”的限制,次月就能领津贴;甚至推广“妈妈岗”——广州的李女士休完产假后,公司给她调了灵活岗位,每天下午4点半下班接娃,“既能赚钱又能陪孩子,这样才敢想生二胎”。

住房与工作的“压力松绑”:解决年轻人最头疼的“住不起”“房子都没有,哪敢生娃?”这是很多年轻人的真实顾虑,而广东把“住房支持”做到了实处。多子女家庭租房,可以提高公积金提取额度;买首套房,有条件的城市能适当提高额度;公租房配租时,直接把多子女家庭纳入“优先队列”——广州的三孩妈妈陈女士去年申请到公租房,“每月房租1500,比外面便宜一半,够一家五口住”。

专家说,广东的聪明之处在于“把生育和住房绑定”——当年轻人不用为“住哪”发愁,生育的“基础门槛”就降低了。再加上对职场女性的保护:用人单位不能因怀孕降薪、辞退,孕期调岗要协商一致,这些“硬规定”让女性不用在“事业”和“生育”间做选择。

刻在基因里的“家庭温度”:宗族文化里的“多子多福”岭南的宗族文化,藏着“生育的内生动力”。潮汕、粤西地区,逢年过节祠堂祭祖、续族谱是“必修课”,“家族延续”比个人享乐重要;即使是现代化的珠三角,祖辈帮忙带娃也是“默认传统”——中山大学调研显示,八成本地家庭有老人帮着照顾孩子。

潮汕的林阿姨退休后搬去广州帮女儿带孙子,“孩子多家里热闹,我也乐意帮忙”;湛江的王奶奶每天接送两个孙女上学,“儿子媳妇要上班,我帮着带娃是应该的”。这种“三代同堂”的支持,让年轻父母不用独自扛下“育儿重任”,“有人帮忙带,生二胎就没那么怕”。

源源不断的“青春血液”:外来年轻人,成了生育主力军广东的“生育活力”,还来自“新鲜血液”。2024年,广东常住人口新增74万,超六成是外省迁入;深圳平均年龄33岁,劳动人口占比83%——每10个人里,有8个处于适婚育年龄。这些外来年轻人,成了生育的“主力军”。

在深圳工作的湖北姑娘小周,去年结婚生了娃,“深圳年轻人多,大家都在奋斗,感觉生育不是‘负担’,而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广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反过来又支撑了生育——当一座城市有足够多的“适龄群体”,生育数据自然不会差。

有人说,广东的“生育密码”是“政策+文化+人口”的组合拳,但本质上,是“把生育从个人的事,变成社会的事”。当补贴能帮着买奶粉,当祖辈能帮着带娃,当政策能保护职场妈妈,当住房能装下一家五口,生育就从“不敢想”变成了“值得试”。

就像广州的年轻妈妈小吴说的:“不是我们‘能生’,是广东让我们‘敢生’——它把每一个‘生育顾虑’,都变成了‘解决办法’。”或许这就是广东能在人口负增长时代,依然保持“生育活力”的原因:用“实在”和“温度”,让年轻人愿意“多生一个”。

全国每9个新生儿就有1个在广东
#全国每9个新生儿就有1个在广东(精选1)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
暂无数据

最新话题

更多